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三级管理框架内课程能力的生成策略

发布时间:2019-04-20 12:29
【摘要】:正在三级课程管理框架内,课程主体既包括各级课程管理和实施的组织,也包括组织内的相关人员。不同层级的组织由于课程责任不同,课程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指向也不同,组织内部成员的课程能力表现也有差异。不过从课程开发实践的专业要求上加以分析,不同课程主体的能力生成有其共同策略。
[Abstract]:In the framework of three-level curriculum management, the subject of curriculum includes not only the organization of curriculum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t all levels, but also the relevant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Different levels of organizations have different curriculum responsibilities,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practice directions of curriculum competence are also differ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urriculum ability of internal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is also different. However, from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actice, there are common strategies for the ability generation of different curriculum subject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钱旭升;郑和;;我国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目标的分类、分层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1期

2 万伟;立足日常教育实践的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6期

3 杨启光;;重叠影响阈: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李梦东;;《密码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商芳珍;;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徐晓雪;李云松;陈静;梁宜;;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东;中专物理“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素青;探究式物理教学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红玉;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继东;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课程设置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5 冯颖艳;初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向如;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李定恒;论课程差异化[D];河南大学;2007年

8 张迎凯;复杂性视阈下的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任宇力;新课程评价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常双;台湾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霍秉坤,黄显华;课程行动研究模式之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总目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汪霞;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和需要[J];教育科学;2001年03期

5 汪霞;对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6 成尚荣,彭钢,张晓东;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7 陈柏华;论课程行动研究——兼论头脑风暴法和中立主席法[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段建华;《微机原理与应用》课教学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萧玲;小学教师能否充分享有课程权?[J];江苏教育;2001年20期

10 成尚荣,彭钢,张晓东;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与管理现状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君雅;;培育课程能力 凸现学校课程的地方特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 张們;审视校本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小学副校长 曾中文;在“一课二上三讨论”中提升课改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张鹏;坚守的只是一个字:实![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 徐光明;联片共教研 课改“同声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小学校长 李福新;教师培训,,一种生命的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徐州市第三中学 史先进;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7 本报记者 薄文军;教师培训:新课程背景下的生命对话[N];东营日报;2006年

8 记者 黄征 通讯员 李松 祝正洲;武昌新课改步入攻坚阶段[N];长江日报;2007年

9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 陈延明;深化课改应多关注普通教师的感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姜堰市第二中学 董健;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肖庆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柳伟;论课程实施[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谭建辉;基于主题资源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开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玉娟;课程实施之行动研究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7 陈莉芳;关于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艳超;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1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61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