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earning学习环境的改变与教学设计原则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ansion of M-learning to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emphasizes the people-oriented and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and embodies the idea of constructivism. Furthermo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eparates the collec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nvironment into two independent collection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lear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adapting to mobile learning.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栾玉芹;柳卫杰;;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2 张东辉;;论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3 胡春梅;;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的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5年36期
4 石满元;;浅谈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设计[J];教育革新;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作维;周政权;;浅谈虚拟学习环境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2期
2 李宜川;张玉霞;常景芝;沈永杰;芦琨;;谈网络环境下的结合式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2010年36期
3 张雪;;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教师发展生态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钟久申;;网络环境中师生关系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年04期
5 李宏;;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06期
6 伍莉娜;黎结莲;;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36期
7 周颖;;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英语教师生态位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年02期
8 米雁;;现代教学技术对师生关系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2期
9 李宜川;常景芝;沈永杰;刘国玲;胡灵卫;芦琨;;网络教育环境中师生交互关系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4期
10 李宜川;胡灵卫;沈永杰;刘国玲;常景芝;;网络环境下结合式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亚雷;基于PHP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永琴;基于过程管理的实验教学网站开发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宗萍;在线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庆治;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聂丰英;基于ASP的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1年
7 熊芳;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7年
8 吴洁;基于ASP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怡夏;移动学习系统建构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陈康;基于SecondLife虚拟社区平台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4 许新龙;对网络教学利与弊的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环境创设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周玉霞;周婉薇;徐渊;李芳乐;;对WebQuest的学生观感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4期
3 瞿X,顾清红;教育MUD/MOO──独具魅力的网络化学习环境[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4 傅亚强;基于建构主义的CAI软件设计要素[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刘梦溪;文检课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3期
6 张杰;;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10期
7 戟锋,杜爱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三大主要任务[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3期
8 周衍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网络化学习模式探析[J];广西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9 罗双兰,王光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赵一鸣,王抒,陈叶芳;建构教学模式与图形学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周国钢;;IT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若干要素分析[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3 胡淑均;张双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开放实验室建设探索[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肖帮启;;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袁景;刘海卿;;基于建构主义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模式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6 陆载涵;李冬林;;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建构型课件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陈卫平;张美英;;建构主义在自然标本陈列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马一民;高东;金继益;;关于大学制图教学问题的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王丽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李妍佳;方美琪;;电子商务教学模拟系统中的协作式学习研究[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娟;桂林希望工程20年3万多学生受益[N];桂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那罡;以“宽松”模式管理大学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3 高淳县砖墙中学 徐桂珍;营造和谐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通讯员 胡怀旭 记者 李文军;山东建首所“红军希望小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刘宝峰 通讯员 骞飞龙;北京京西学校捐建徽县架山小学建成投入使用[N];陇南日报;2010年
6 王湛邋罗雪燕;为学生营造安静和谐学习环境[N];深圳特区报;2007年
7 记者 李学华;南非计划建设更多的科学中心[N];科技日报;2011年
8 中国教育报刊社纪委书记:林奇青;为孩子们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曲强奎 游澳门网站记者 吕莉莉;用爱心回馈内地同胞[N];中国贸易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潘国利;想百姓所想 急百姓所急[N];宝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斌;论爱尔兰根学派建构主义方法论的问题域[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卓娅;在方法论视域下的建构主义理性批判[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永强;人文意义的建构与生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蓉;论二语学习中的教师介入[D];复旦大学;2011年
7 靳莹;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银亮;东南亚区域制度变迁与对外政策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浩;建构性语文学习环境建设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丽霞;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毅;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构建物理学习环境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萍;从建构主义视角探究英语专业口语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国锋;建构主义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6 孙怡夏;移动学习系统建构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余郑t,
本文编号:2502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0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