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哲学变革

发布时间:2019-07-04 11:14
【摘要】:学校教育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而属于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发展。
[Abstract]:Schoo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not a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the sense of discipline, but a kind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Its structure includes mission, core value and vision. As the soul of school activities, school education philosophy is the forerunner of school behavior,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and so 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ch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变革研究”(06-GJ-048)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J];教育导刊;1997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6 林向阳,黄汉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调研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8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申仁洪;现代科学观及其教育表象[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王骥;课程评价改革趋势探微[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唐安奎;西部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及其课程设计初探——以富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7 巩江;中学生物学利用CAI开发学生多元智力的研究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庆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韦颂;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理论的基础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声明[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2 佟鹏翼;;教师要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3 曹东明;;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1年06期

4 宣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9期

5 张殿华;;新课程理念下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6 叶燕红;毛杨林;;树面镜子照亮自己——谈新课程下教师的专业发展[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7 金连平;;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本质[J];教育导刊;2011年06期

8 马丽;;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换[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9 刘广清;;网络多媒体在新课程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5期

10 陈克烈;;解读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设计[J];广西教育;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新课程下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的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尤敬党;;培育课程意识 完善过程管理——高中研究性学习实践与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刘公颍;;新课程电视教学片浅探[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4 庞锦艳;;实施科教兴垦战略 推动教改的发展——巨浪牧场教育发展初探[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陈慧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的生活质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季苹;;美国校长培训新课程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谭均明;;课程改革与教师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冯丽娟;;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内外”兼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周艳卉;;教师自身如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压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刘咏燕;熊晓琳;;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新特点[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杰 房超平;多元结合织起新课程培训网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翟召博;新课程与“猫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翟召博;新课程与“猫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 张先珍;新课程与创新型英语教师素质[N];光明日报;2005年

5 贺永建;新课程与班主任角色[N];张掖日报;2005年

6 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教研室 白守双;新课程下备课的“六备”[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山西省夏县尉郭中心校 陆晓慧;浅谈新课程与教师[N];科学导报;2010年

8 李朝明;新课程新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高子阳;你有资格做新课程教师吗?[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翟召博;新课程与“教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顾志红;新课程的教师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苟萍;新课程校本教师培训现状与内部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秋玲;新课程的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亮;论学习方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吉标;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思维方式转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国平;新课程背景下优质学校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明政;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之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袁志芬;粤北农村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9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09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