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试论周恩来的现代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9-07-16 12:02
【摘要】:周恩来在领导新中国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现代教育思想。本文阐述了周恩来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架及其对我国新世纪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leading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for a long time, Zhou Enlai formed a 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Zhou Enlai's 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作者单位】: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分类号】:G40-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奇才;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少军;论有限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贺益民;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的人才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韩林;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英;崔建伟;;沧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李英;李化树;王卫霞;;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3 王兵;;从远程教育视角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8期

4 高洪水;高淑桃;戴丙楼;;整体性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秦洁;;教育公平视阈下的教育均衡发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6 张侃;;制度视角下的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7 姜杰;金俊峰;;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杨宏;徐海珍;董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责任[J];华章;2011年20期

9 吕吉;;义务教育师资失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程英芬;;引、育、流、评并举——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利秀;王守玉;;创新办学机制 促进均衡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2 崔慧广;;区域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测量方法的构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吴宏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政府效能改进——基于湖北省的数据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德祥;;关于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翟静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行为失当的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小宏;;以多元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7 张彤华;;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胡耀宗;童宏保;;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中的困难及解决策略[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耿蕾;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N];宜兴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张志方 记者 刘冬梅;促进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N];天津日报;2008年

3 张渺;深化素质教育 推进均衡发展[N];安庆日报;2009年

4 记者 查生辉 通讯员 薛继伟;特色立校 均衡发展[N];咸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波;青羊以“传导效应”助推教育深度均衡发展[N];成都日报;2010年

6 记者 田舒斌 郭奔胜 凌军辉;端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碗水”[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福姣 苏婧 周晗;优化布局促均衡发展[N];扬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通讯员 董晨 本报记者 晓亮;从均衡发展到特色育人[N];苏州日报;2010年

9 ;龙湾“双高目标”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N];温州日报;2010年

10 严长松 卞桂富;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10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军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2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娜;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财政供给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盖玉欣;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崔红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崔慧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财政体制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志忠;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义务教育公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郑海波;宜宾市翠屏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刘向锋;我国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5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15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