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启事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schools", more and mor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enter urban public schools. Afte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with rural cultural background enter the urban public schools, the schools have produced new cultural conflicts, which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thinking of many educators.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绍雷;;论俄国东正教的文明特征[J];探索与争鸣;1990年04期
2 黄长义;进化论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J];江汉论坛;1991年09期
3 潘德荣;;本体诠释学评介[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4期
4 杨钟澜!江苏;潮来潮去──一份来自南京的进城农民调查报告[J];社会;1996年03期
5 何昌邑,区林;论新西兰文学的民族特色[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行为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6期
7 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J];学海;2001年05期
8 刘舸;东方文学研究的可喜收获——读《东方文学史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9 刘舸;《东方文学史论》出版[J];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10 谢子平;秦汉之际区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人文杂志;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兴全;;贯彻“三个代表” 关注农民工阶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2 华中煜;;维护农民基本保障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实;;中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及协调发展[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田丹;;农民工的作用、地位及其权利保障[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冬梅;;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王健;王文波;;妥善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 加快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彬彬;;农民工进城相关对策研究[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雷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讨[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应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安徽日报;2002年
2 张翼;农民工流动:现状、趋势与政策[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李强 白南生 李汉林 王晓毅 李路路 赵延东 崔传义 蔡f ;关注民工流动:正视、疏导、服务[N];经济参考报;2002年
4 马思奎 本报记者 高刚;民工进城 路障几重[N];辽宁日报;2002年
5 崔传义;改变二元体制 调整城乡关系[N];农民日报;2002年
6 姬业成;地位有提高 服务待改善[N];农民日报;2002年
7 记者江南;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N];人民日报;2002年
8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周效政;理想:在自由流动中实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哈市:农民工子女40%不上学 观念落后和歧视系主因[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记者 李让恒 通讯员 熊名辉 刘汗清;“有孩子不上学的地方不是好地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春艳;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与融合[D];湖南大学;2002年
3 倪海燕;路翎与北碚[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茚;论网络时代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D];吉林大学;2005年
5 莫怡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婉兰;跨国企业文化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黄小燕;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9 何晓民;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安中业;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0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2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