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及其教学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01 12:40
【摘要】:学习者经验取向的课程内容实质是一种认知的课程内容取向,这种取向对课程内容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对学习者个体的背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只有被学习者内化了的教学经验才作为课程内容。由于最终的课程内容需要经历学习者的重构,教师必须对学习者施加正向的干预,同时警惕负向的课程内容出现。
【图文】:

论“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及其教学启示


无论个体进行信息输入或是输出, 其已有的背景知识作为认知发生的基础, 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背景知识的激活程度相对较高, 则个体对信息的加工深度就相对较深; 反之则相对较浅。成功的信息加工来自于激活适当的背景知识, 使用它们解释新信息, 并吸收新信息到原有的背景知识中去。在需要的时候, 根据新信息对背景知识进行重构, 并利用新的背景知识去推论未来的新知识。[2]背景知识在个体认知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使得课程理论对个体自身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肯定, 从而使得课程内容的选取趋向于从“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到“学习者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提供的教育经验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讲授, 也可以是基于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 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但无 论 选 择 什 么样的教育经验,认知的课程内容取向, 这种取向对课程内容的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程内容。由于最终的课程内容需要经历学习, 同时警惕负向的课程内容出现。知识: 1008- 3219( 2008) 07- 0047- 03

论“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及其教学启示


得到负向的经验, 包括显性的负向课程内容和隐性的负向课程内容。以上四种划分就构成了学习者经验取向课程内容的全部功能形式, 如图2所示。作为课程的实施者, 要时刻警惕教育经验所带来的负向课程内容, 尤其是隐性的负向课程内容。四、结论学习者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 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就是尊重并提升自身个性差异的过程。其主体地位的确立, 意味着课程开发过程中, 学习者也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参与其中, 并对教师提供的教育经验进行再创造, 进而获得生活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彼得·希尔顿 ,方涛;今日数学和科学的教育:流行着的错误“对分法”[J];数学通报;1980年01期

2 王瑞西;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着重讲清基本概念[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3 朱慧楠;迎难而上 成效初见——电工基础课使用外文教材的情况[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4 章显庄;试用外文教材的几点看法[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5 邹勇;旧材料工艺课教材内容要改革——编写《电真空材料与工艺学》通用教材的体会[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6 李志远;苏联机械类专业课程内容的某些变化[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7 薛连通;技工学校电子专业教材编写会[J];中国劳动;1980年03期

8 ;美国中小学教育制度及教学改革情况简介[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3期

9 方为表;;怎样启发学生的思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0年01期

10 潘兆明;;谈谈文科学生的自学方法[J];人民教育;198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

本文编号:2521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21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