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协作、生存、创新的瑞典教育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烟台大学附属中学;
【分类号】:G55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淦;;“有教无类”,首倡教育平等——孔子教育平等思想评价[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2 郝丽雅;温志强;;刍议教育决策中的平等与效益:挑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3 刘茹;;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晖;;用阳光体育浇灌农民工子女流动之花[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年05期
5 李国军;李雪平;;教育公平而卓越要求下的政府角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阎玉芳;;浅析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平等问题——以城市外来人口受教育中的困境为例[J];传承;2011年20期
7 黄学军;;选择与平等:利益分化时代教育改革的辩证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常秦;赵硕;;博洛尼亚进程中的瑞典大学网络学习发展模式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9 权梧桐;;公平与不公平维度下的教育价值追求[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10 吴亮奎;;功能、悖论和应有之义:优质学校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晓俊;;我国教育平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沈华;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国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马欣;;促进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资源再分配探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尤莉;;教育公益性的重新解读[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黄宁;辛涛;李凌艳;;从变异分解的角度重议教育公平[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田恬;;当前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反思[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俞建明;;走出《民办教育促进法》认识上的误区[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熊贵才 杨镇雄;漾濞集中办学实现城乡教育平等共享[N];大理日报(汉);2010年
2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 谭慧颖;瑞典教育的“实用主义”[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记者 吴平;瑞典教育大臣建议所有中小学开设中文课[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以教育平等保障竞争起点的公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铮;“数字”为教育平等提供机会[N];农民日报;2001年
6 莫纪宏;教育平等是受教育权的首要权能[N];学习时报;2005年
7 杨伟广;长兴“教育券”追求教育平等[N];中国商报;2002年
8 ;电脑派位 真能派出教育平等吗[N];中国审计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葛彦洲 丁艳;城里娃乡里娃共享教育平等[N];陇东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 肖擎;教育平等:政策方向超越社会观念[N];长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雷军;教育优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邓飞;我国城乡教育公开的现状与发展测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5 高艳贺;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屈书杰;从种族隔离到学校一体化:20世纪美国黑人教育[D];河北大学;2002年
8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鹏;布朗案以来美国教育平等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张荣伟;中国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与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晓民;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晓剑;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平等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庆丽;中印农村女童教育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国超;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生存”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军凤;我国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伦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8 李贝贝;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杨峰利;墨裔美国人追求教育平等的研究(1960-1980)[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付蓉;蔡元培的教育伦理思想[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5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3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