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自我接纳”:迈向自我实现的旅程

发布时间:2019-09-24 12:02
【摘要】:正一个人总是自责,不敢给自己提高要求,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接纳;一个人总是埋怨别人,不能接纳他人,其根源也在于他缺乏自我接纳;而一个人不仅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别人,关键在于他能够接纳自己。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新店镇陶研会办事处;
【分类号】:G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孝彬;;了解学生的几种方法[J];天津教育;1983年06期

2 王典奎;人际关系与学校中儿童的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牛兴华 ,孔祥安 ,刘俊红;城市高中学生体育群体结构要素及共存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4 田涛;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环境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汤双振;锐意改革开创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卫生新局面——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副司长汤双振于1984年12月在全国学校卫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节录)[J];中国学校卫生;1985年01期

6 ;全国学校卫生工作座谈会暨学生口腔疾病调查总结会议纪要[J];中国学校卫生;1985年01期

7 潘伯庚;;从整体着眼进行普通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浅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8 胡卫;欧阳宏森;唐元;赵忠钟;;学生品德评定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9 阮龙培;;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心响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4期

10 ;教育报刊文摘[J];人民教育;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天宇;;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及对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2 崔建华;;综合大学学生群体人格纵向比较研究与跨世纪的前瞻性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胡继红;;2000级大学新生学习心理自测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单建;曹俊霞;;用爱心塑造青年学生的美好心灵[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灵芝;;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加强心理辅导[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6 张静;;论合作学习方式应用于在线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7 李丽;;学生群体心理对现代教学的启示[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陈媛;;对中学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谢钢;沈雪妹;周杏林;刘水华;李晓波;;浅析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者角色功能的发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任国友;白侠;;高校“三特生”群体行为特征的界定与教育对策[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 洪成文;教育服务学生群体[N];经济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刘雪梅;构造校园移动存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杨友翔;学生市场十大特点[N];人民邮电;2002年

4 许 安;应重视儿童心理健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秦海波;“学生笔记本电脑”存在三大陷阱[N];经济日报;2003年

6 ;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中国社会报;2003年

7 阳凌峰;化妆品企业如何开拓高校市场[N];山西科技报;2003年

8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袁智慧;学校文化及其架构[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朱晓宇;如何与独生子女沟通[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李德胜;大学教育如何优化[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香;边缘的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若嘉;让学生受到最合适的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红霞;称呼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艳玲;中小学教师课堂情绪调节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常君睿;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秀梅;班集体建设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英伟;长春市中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结构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左松涛;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文华、华中大学为讨论中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文玄;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科的关系——兼谈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40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40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4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