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0-26 19:47
【摘要】: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饮酒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南京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995个中学生为被试,考察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对影响力。要求青少年自我报告他们自己、父母和同伴的饮酒行为和态度以及父母监控、父母教养方式情况。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饮酒行为较为普遍,70%左右的青少年曾饮过啤酒或葡萄酒,25%左右的青少年曾饮过白酒。约10%的青少年经常饮啤酒和葡萄酒,2%的青少年经常饮白酒;(2)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父母监控、父母教养方式、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与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显著相关;(3)Amos结果表明,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还通过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同时,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力大于同伴饮酒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力。
【图文】:
羡慕c1·89±1·173·3 父母和同伴因素与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关系表4表明图1所示的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关系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和度,该模型可以成立。该模型告诉我们:(1)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监控和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可以显著地预测青少年同伴的饮酒人数和态度;(2)同伴的饮酒人数和态度可以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3)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监控通过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而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4)与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相比,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预测度更大(见表5)。表4 父母和同伴因素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模型的拟和指数χ2dfχ2/dfNFI IFI CFI GFI RMSEA193·57 46 4·21 0·92 0·94 0·94 0·97 0·06p=0·00039林丹华 Xiaoming Li 方晓义等: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号06BDJY0017) 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世界艾滋病基金会资助课题
【分类号】:B844.2
【图文】:
羡慕c1·89±1·173·3 父母和同伴因素与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关系表4表明图1所示的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关系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和度,该模型可以成立。该模型告诉我们:(1)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监控和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可以显著地预测青少年同伴的饮酒人数和态度;(2)同伴的饮酒人数和态度可以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3)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监控通过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而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4)与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相比,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预测度更大(见表5)。表4 父母和同伴因素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模型的拟和指数χ2dfχ2/dfNFI IFI CFI GFI RMSEA193·57 46 4·21 0·92 0·94 0·94 0·97 0·06p=0·00039林丹华 Xiaoming Li 方晓义等: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号06BDJY0017) 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世界艾滋病基金会资助课题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星一,季成叶,潘永平,籍红,张琳;北京市中学生使用烟草、酒精等成瘾性物质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1期
2 班秀华;郭丽;刘辉;;南京市大中学生吸烟饮酒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7期
3 彭宁宁,罗春燕,朱蔚,高根娣,周月芳;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研究(一)——艾滋病及性行为的知识态度行为[J];中国校医;2003年02期
4 林丹华,方晓义;同伴、父母对青少年吸烟认识、吸烟行为的相对影响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5 王昌海,董奇,张红川,赵希斌,王成全;初中生饮酒期望及其与饮酒行为关系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绳惠玲,韩玉稳,魏航英;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特点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方晓义,林丹华,LI Xiao-ming;社会环境危险性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苏玲;陈丽萍;居文;方美英;林馨;邱建东;林兴秀;;福建省大中学生吸烟、饮酒与易成瘾药物使用现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4 韩e,
本文编号:2552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5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