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虐待代际传递:母亲特质抑郁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作用
【图文】:
图 2-1 父母亲拒绝养育的代际传递模型图(G1、G2、G3 分别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4)儿童忽视的代际传递:忽视与其他虐待类型不同,,忽视一般指不作为的为,而不是执行的行为。因此,忽视的代际传递可能与其他虐待类型不同。父
子女情感虐待;pa,子女躯体虐待; sa, 子女性虐待;en, 子。图 3-1 子女儿童期虐待问卷验证模型标准化路径子女儿童期虐待问卷进一步进行聚敛效度检验,各维)均小于 0.5,不符合临界标准;情感忽视组合信度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曼;;恩格斯贫困代际传递思想探究——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例[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2 王雅荣;郭宇;;父母对子女工作伦理代际传递的实证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3 马文武;杨少垒;韩文龙;;我国贫困代际传递及动态趋势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06期
4 邬丽;孔垂丽;;贫困代际传递成因分析[J];山西农经;2018年15期
5 杨阿维;滕小芳;;西藏农牧区贫困代际传递影响因素分析[J];西藏科技;2016年12期
6 李长健;胡月明;;城乡贫困代际传递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03期
7 邢成举;;结构性贫困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及其破解——基于豫西元村的研究[J];中州学刊;2017年02期
8 朱柏萍;安林瑞;;甘肃贫困农民走出代际传递困境的路径选择[J];发展;2017年04期
9 杨阿维;张建伟;;西藏农牧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差异研究[J];西藏研究;2017年02期
10 ;世行敦促采取行动打破贫困代际传递[J];经济导刊;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芳;王争艳;;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体罚态度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2 邹薇;郑浩;;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不读书:风险、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C];2015年
3 邹容;周宗奎;徐霞;;儿童青少年气质性乐观的亲子代际传递效应及其特点[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4 杨逸群;陈亮;曹衍淼;纪林芹;张文新;;抑郁的代际传递:母子关系与青少年气质的作用[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5 陈银娥;;社会福利制度反贫困的新模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王苹;;浅析普洱市教育脱贫的具体策略[A];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一:科普助力精准扶贫[C];2017年
7 郑钢;;生育价值观代际传递和父母与成年子女关系的跨文化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邢晓沛;王美芳;孔屏;;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体罚态度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斌;程婕婷;;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母系代际传递性:家庭教养方式的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冉博;王定芳;王沾云;刘灵;张丙乾;蒋开云;黄宏;皮仁刚;刘冰;张奎;韦安健;罗玉吉;甘杰学;姜仕贵;陈海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探索——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七个搬出”的实践与思考[A];黔西南党校论坛(2017年第2期 总第58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远强 本报记者 杨强;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N];广元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张本宝;河南郸城 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经济日报;2018年
3 彭水县教委;彭水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重庆政协报;2019年
4 记者 屈芳;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实现稳定脱贫[N];河南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杜朋举;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陕西日报;2019年
6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佟吉清;让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中国妇女报;2019年
7 记者 刘银艳 通讯员 刘玮;技能扶贫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湖南日报;2019年
8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院长 李孝轩;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N];学习时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明海英;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徐顺东 通讯员 祝有慧;“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N];广西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容;儿童青少年气质性乐观的发展及亲子代际传递[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胡伟华;蒙汉女性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雷妮娅;拟南芥表型可塑性及其代际传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海艳;儿童虐待代际传递:母亲特质抑郁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宫江霞;拖延的代际传递机制及团辅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李晓萌;我国教育代际传递动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年
4 高丽;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贫困代际传递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吴兰花;安徽省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6 常方瑛;我国农村居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7 栾斯乔;健康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对收入流动性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8年
8 曹宁;部门分割视角下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变动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9 赵静;中国农村居民贫困代际传递的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8年
10 刘天牧;虐待认知在儿童虐待代际传递中的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3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68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