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民国时期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研究(1920-1936)

发布时间:2017-03-29 19:06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研究(1920-1936),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历史教育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思想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健全人格、民族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而历史教科书作为传递的工具,其重要性也为大家所肯定和关注。 本文试图研究1920—1936这段时期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的情况,描摹历史教科书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由于教科书的种类、版本众多,本研究将选取几套各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初中本国史教科书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这段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内容上和体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上吸纳各种进步史学思想,引进世界先进教育观念,体例上积极探索教科书编写的科学化,促使历史教科书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但是历史教科书不免要受到社会控制:要反映教育决策者的意志,要体现教育专家的思想,要便于教师教学,还涉及到出版社的利益,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还要帮助学生通过考试,这一系列复杂而具体的要求,使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又受到一定的限制。 每种社会均有其社会控制的方式,历史教科书只不过是社会控制的一个载体,因此这种控制无法消除。只有继续保持对历史教科书问题复杂性和潜在影响的关注,最大程度地借鉴前人的经验,才能为21世纪历史教科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 初中本国史 1920—1936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13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6-7
  • 二、研究现状7-11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新式中学白话文历史教科书的问世13-22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科书的产生13-18
  • 第二节 白话文历史教科书的问世18-22
  •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初中本国史教科书(1920—1926)22-32
  • 第一节 "新学制"的实施与历史教科书22-25
  • 第二节 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的主要特点25-32
  • 第三章 南京政府时期的初中本国史教科书(1927—1936)32-44
  • 第一节 教育宗旨与历史课程标准32-35
  • 第二节 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的特点35-44
  • 第四章 二三十年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的总体思考44-57
  • 第一节 历史教科书的话语44-49
  • 第二节 历史教科书的编审49-53
  • 第三节 历史教科书与出版社53-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后记6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宗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1929-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研究(1920-1936),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75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