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Lewin在场理论中提出时间洞察力是生活空间的一个要素,个人的生活空间不仅指现在,也包含于过去和未来之中。个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作用造就了一个人的人格;而时间洞察力反映的是个体对时间认知、态度、行动倾向的人格特质。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已经被看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指个体对于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另外,Bateman,Crant(1993)根据互动论(interactionism),将个体主动改变环境的行为视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特质或行为倾向的结果,他们将这种特质称为前瞻性人格(proactive personality),意指个体不受情境阻力的制约,主动采取行动以改变其外部环境的倾向性。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关系,管窥人格层面时间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对前瞻性人格量表进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修订后的前瞻性人格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前瞻性人格有三个维度构成:完美性倾向,机遇识别力和意志坚定性。分别代表了前瞻性人格的情感、认知和意志方面。 (2)男女大学生在前瞻性人格三个维度极其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前瞻性人格在年级上存在差异,并且,在前瞻性三个维度及总分上,大学生在大二年级达到最高值,大三、大四逐渐下降;文科大学生前瞻性人格在总体和机遇识别力维度显著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大学生在意志坚定性维度显著高于文科学生;在完美倾向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3)在时间洞察力广度上,高前瞻性人格更倾向于未来广度,低前瞻性人格更倾向于过去广度;高完美性倾向性更倾向于未来广度,低完美倾向性更倾向于过去广度;高机遇识别力更倾向于未来广度,低机遇识别力更倾向于过去广度;与高意志坚定性相比,低意志坚定性更倾向于过去广度,而在未来广度上,高低意志坚定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在时间洞察力心理结构的时间取向方面,高前瞻性人格更倾向于未来取向,低前瞻性人格更倾向于过去取向;高完美倾向性更倾向于未来取向,低完美倾向性更倾向于过去取向;高机遇识别力更倾向于未来取向,低完美倾向性更倾向于过去取向;低意志坚定性更倾向于过去取向,而在未来取向上,高低意志坚定性差异不显著。 (5)在时间关联性方面,前瞻性人格更倾向于分离型,低前瞻性人格更倾向于包含型;高完美倾向性更倾向于分离型,低完美倾向性更倾向于包含型;低机遇识别力更倾向于包含型,在分离型上,高低机遇识别力差异不显著;低意志坚定性更倾向于包含型,在分离型上,高低机遇识别力差异不显著。 (5)完美倾向性分别对时间支配、时间取向、时间关联性回归显著;机遇识别力与时间关联性回归显著;意志坚定性与时间取向回归显著。
【关键词】:前瞻性人格 时间洞察力 人格 量表修订 关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引言9-10
- 2 文献综述10-16
- 2.1 前瞻性人格的含义和特点10-11
- 2.2 前瞻性人格的测量11-12
- 2.3 时间洞察力的概念12-13
- 2.4 时间洞察力的结构和测量13-16
- 2.4.1 时间洞察力的结构模型13-14
- 2.4.2 时间洞察力的基本测量方法14-16
-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16-17
- 4 研究意义及假设17-19
- 4.1 研究意义17
- 4.1.1 理论意义17
- 4.1.2 实践意义17
- 4.2 研究假设17-19
- 5 研究一:前瞻性人格量表的初步修订19-26
- 5.1 量表题项确定19-20
- 5.1.1 目的19
- 5.1.2 方法19
- 5.1.3 结果与分析19-20
- 5.1.4 前瞻性人格量表题项修订20
- 5.2 预测及结果分析20-23
- 5.2.1 目的20
- 5.2.2 被试20-21
- 5.2.3 结果与分析21-23
- 5.3 正式施测及结果分析23-26
- 5.3.1 目的23
- 5.3.2 被试23
- 5.3.3 结果与分析23-25
- 5.3.4 小结25-26
- 6 研究二:大学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关系研究26-39
- 6.1 目的26
- 6.2 被试26
- 6.3 测试26-27
- 6.3.1 测验1画圆测验26-27
- 6.3.2 测验2完成句子测试27
- 6.3.3 问卷施测27
- 6.3.4 效度分析27
- 6.4 结果与分析27-37
- 6.4.1 大学生前瞻性人格差异比较27-29
- 6.4.2 高低前瞻性人格分别在时间支配、时间取向和时间关联性方面的差异比较29-36
- 6.4.3 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36-37
- 6.5 小结37-39
- 7 讨论、结论及展望39-44
- 7.1 讨论39-41
- 7.1.1 关于前瞻性人格量表的修订39
- 7.1.2 关于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关系研究39-41
- 7.2 结论41
- 7.3 不足和展望41-44
- 附录一: 前瞻性人格开放式调查问卷44-45
- 附录二: 前瞻性人格预测问卷45-47
- 附录三47-50
- 致谢50-51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厚超,黄希庭;青年学生时间洞察力结构的初步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赵忠宇;;时间洞察力研究现状述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刘少英;江勇;;前瞻性人格研究综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4 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5 夏晓娟;廖凤林;;大学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决定动机与学业拖沓关系探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6 李晓;杨恒辉;屠采撷;;基于时间洞察力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10年02期
7 罗露;吕厚超;;地震灾区中学生时间洞察力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0年01期
8 陈燕;朱琳;;时间距离对价值观—行为意向一致性的影响研究[J];魅力中国;2010年12期
9 毛晋平;文方;;高中生前瞻性人格与自主—受控动机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叶莲花;凌文辁;;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的前瞻性人格[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夕林;宋尚桂;;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抑郁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宋其争;林晓玲;;中学生时间洞察力问卷的修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永进;黄希庭;;时间态度与健康、健康危险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永进;;时间洞察力研究的方法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潘陆山;王重鸣;;工作自主性对前瞻性人格与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缓冲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学校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索涛;个体人格特质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D];西南大学;2012年
2 朱丽雅;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蕾;大学生前瞻性人格、时间洞察力和创新性的相关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缙;大学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任磊;大学生人格、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目标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张佳;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目标定向、学习成绩与师生关系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颖;情绪、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延迟折扣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1年
6 柯晓扬;高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麻剑;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李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归因风格、师生关系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幸幸;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及其与人格、成就目标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10 王奕冉;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8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