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工程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价值理念
发布时间:2021-02-17 07:51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工程教育能否支撑起中国制造应对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挑战?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创造性工程科技人才?这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面向"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客教育理念变革中国工程教育模式,为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基于创客教育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提出了创客工程教育新概念,创客工程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将"开源、分享、实践、创意、创新、创业"的创客文化基因,融入到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之中,以培养具有创客素养的工程科技人才。创客工程教育的本质在于对生命和创造的灵魂"自觉"的唤醒,其教育目的则是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制造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设计思维、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实践智慧"等创客核心素养的工程科技创客。创客工程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展工程科技创客的核心素养。因此,创客工程教育发展战略应从课程观、教学观和环境观三个维度体现创客工程教育的发展理念,基于实践原则和大工程观,分类培养、协同开放,根植生活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3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工程教育范式的演进与转型
二、创客教育的本质澄清与问题透视
三、创客工程教育:创客教育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四、创客工程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
1. 创客工程教育的本质
2. 创客工程教育的目的
3. 创客工程教育的价值
五、创客工程教育发展策略
1. 创客工程教育的课程观
2. 创客工程教育的教学观
3. 创客工程教育的环境观
六、推进创客教育的实践原则
1. 工程性原则:基于大工程观推进创客教育
2. 层次性原则:分类培养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3. 开放性原则:协同开放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4. 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5. 生活性原则:根植生活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七、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设计思维:创客教育不可或缺的使能方法论[J]. 闫寒冰,郑东芳,李笑樱.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6)
[2]培育实践智慧:创客教育的本质目标与实施策略探析[J]. 郑燕林,李卢一.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2)
[3]创客学习:一种创造有意义学习经历的学习范式[J]. 陈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6)
[4]唤醒生命“自觉”——对教育本质的思考[J]. 冯现冬. 当代教育科学. 2016(11)
[5]谈创客教育的背景、本质、形式与支持系统[J]. 钟柏昌.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6)
[6]创客空间:大学生发明创造的梦工场——基于Y大学创客空间的个案研究[J]. 陈鹏.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5)
[7]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 何克抗. 教育研究. 2016(04)
[8]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 杨刚.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3)
[9]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J]. 杨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1)
[10]创客及其文化历史基因探源[J]. 丁大琴. 北京社会科学. 2015(08)
本文编号:3037685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3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工程教育范式的演进与转型
二、创客教育的本质澄清与问题透视
三、创客工程教育:创客教育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四、创客工程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
1. 创客工程教育的本质
2. 创客工程教育的目的
3. 创客工程教育的价值
五、创客工程教育发展策略
1. 创客工程教育的课程观
2. 创客工程教育的教学观
3. 创客工程教育的环境观
六、推进创客教育的实践原则
1. 工程性原则:基于大工程观推进创客教育
2. 层次性原则:分类培养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3. 开放性原则:协同开放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4. 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5. 生活性原则:根植生活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七、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设计思维:创客教育不可或缺的使能方法论[J]. 闫寒冰,郑东芳,李笑樱.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6)
[2]培育实践智慧:创客教育的本质目标与实施策略探析[J]. 郑燕林,李卢一.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2)
[3]创客学习:一种创造有意义学习经历的学习范式[J]. 陈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6)
[4]唤醒生命“自觉”——对教育本质的思考[J]. 冯现冬. 当代教育科学. 2016(11)
[5]谈创客教育的背景、本质、形式与支持系统[J]. 钟柏昌.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6)
[6]创客空间:大学生发明创造的梦工场——基于Y大学创客空间的个案研究[J]. 陈鹏.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5)
[7]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 何克抗. 教育研究. 2016(04)
[8]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 杨刚.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3)
[9]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J]. 杨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01)
[10]创客及其文化历史基因探源[J]. 丁大琴. 北京社会科学. 2015(08)
本文编号:3037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03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