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乒乓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0 16:02
中国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教学逐步深入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次和学科中。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为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跟随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将快捷的移动微信平台融入到混合教学中。本研究于高校乒乓球普修课中进行微信平台混合教学的实验研究,展现了微信平台混合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丰富了乒乓球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乒乓球普修课教学特点的混合教学,是将微信平台作为线上教学方法,微信群聊、微信公众号及对分易作为教学手段实施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系两个班级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为确保实验有效,实验前以微信使用情况、乒乓球学习情况、身体素质、乒乓球基础技术为测试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即两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差异;实验后以身体素质、乒乓球基础技术、学习动机为测试指标,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组进行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均能小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验后两组学生在左右摸台和跳绳中没有显著性差异;在...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学信息化时代乒乓球教学的现实需求
1.1.2 基于微信平台进行混合教学的应用前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微信平台混合教学的简介
2.1.1 混合教学
2.1.2 微信的发展趋势
2.1.3 微信平台对乒乓球技术动作教学的影响
2.2 关于乒乓球教学发展的研究综述
2.2.1 乒乓球教学内容优化
2.2.2 乒乓球教学方法选择
2.2.3 乒乓球教学改革方向
2.3 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2.3.1 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优势的结合
2.3.2 混合教学各线上平台的应用
2.3.3 混合教学中微信平台的应用
2.3.4 微信平台于各学科的应用
2.3.5 网络平台辅助乒乓球教学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移动学习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2.4.4 活动理论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过程
4.1 实验原因和实验假设
4.1.1 实验原因
4.1.2 实验假设
4.2 实验对象、时间和地点
4.2.1 实验对象
4.2.2 实验时间和地点
4.3 实验控制
4.4 实验指标
4.4.1 微信使用情况与乒乓球学习情况
4.4.2 身体素质
4.4.3 乒乓球基础技术
4.5 实验设计
4.5.1 实验流程
4.5.2 实验阶段设计
4.5.3 课堂基本阶段
4.5.4 课程内容设计
5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5.1 实验前测结果
5.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对比
5.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结果的比较
5.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达标结果对比
5.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技评结果对比
5.1.5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学习动机测试结果
5.2 实验后测结果
5.2.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结果对比
5.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技术达标结果比较
5.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技术技评结果比较
5.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动机结果比较
5.3 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
5.3.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正手攻球成绩对比分析
5.3.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左推右攻成绩对比分析
5.3.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反手搓球成绩对比分析
5.4 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5.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乒乓球基本技术达标结果差异原因
5.4.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乒乓球基本技术技评结果差异原因
5.4.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原因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教学实验的不足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生自建微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探究——以“设计思维与创新”课程为例[J]. 谢欣,陈燕飞,刘先凤.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1)
[2]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 纵凤侠.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7)
[3]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法在“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肖光文,蔡国雄,陈美任,罗慈雁,徐美兰.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4)
[4]基于物理学原理的乒乓球教学设计[J]. 王国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18)
[5]基于学生满意度的生物化学微信平台辅助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思考[J]. 侯建成,李妍,罗军,芦晓晶,朱文赫,吕士杰,马赫,郑中华,管兰芳,张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2)
[6]微信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以高中地理为例[J]. 詹秀娣,崔博.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7]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 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孟召坤,张杭.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4)
[8]复合反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王海燕,杨斌胜,赖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4)
[9]“战队探究”理念下高校乒乓球创新教学实验研究[J]. 陈春阳,袁吉,兰彤.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01)
[10]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实证研究[J]. 柴阳丽. 电化教育研究. 2014(10)
硕士论文
[1]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中职会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 张晓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
[2]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对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影响的研究[D]. 杜俊凯.北京体育大学 2018
[3]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研究[D]. 王玉云.长江大学 2018
[4]微信在高校篮球选项课中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D]. 毕磊.苏州大学 2017
[5]微信辅助教学在体操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 陈柱.广州体育学院 2017
[6]微信公众平台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组织中的运用研究[D]. 彭秋霞.广州体育学院 2017
[7]基于MOOC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 黄小雨.河北大学 2017
[8]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 朱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微信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中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D]. 卢友志.华中师范大学 2016
[10]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 李权.重庆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3001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学信息化时代乒乓球教学的现实需求
1.1.2 基于微信平台进行混合教学的应用前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微信平台混合教学的简介
2.1.1 混合教学
2.1.2 微信的发展趋势
2.1.3 微信平台对乒乓球技术动作教学的影响
2.2 关于乒乓球教学发展的研究综述
2.2.1 乒乓球教学内容优化
2.2.2 乒乓球教学方法选择
2.2.3 乒乓球教学改革方向
2.3 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2.3.1 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优势的结合
2.3.2 混合教学各线上平台的应用
2.3.3 混合教学中微信平台的应用
2.3.4 微信平台于各学科的应用
2.3.5 网络平台辅助乒乓球教学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移动学习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2.4.4 活动理论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过程
4.1 实验原因和实验假设
4.1.1 实验原因
4.1.2 实验假设
4.2 实验对象、时间和地点
4.2.1 实验对象
4.2.2 实验时间和地点
4.3 实验控制
4.4 实验指标
4.4.1 微信使用情况与乒乓球学习情况
4.4.2 身体素质
4.4.3 乒乓球基础技术
4.5 实验设计
4.5.1 实验流程
4.5.2 实验阶段设计
4.5.3 课堂基本阶段
4.5.4 课程内容设计
5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5.1 实验前测结果
5.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对比
5.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结果的比较
5.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达标结果对比
5.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技评结果对比
5.1.5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学习动机测试结果
5.2 实验后测结果
5.2.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结果对比
5.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技术达标结果比较
5.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技术技评结果比较
5.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动机结果比较
5.3 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
5.3.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正手攻球成绩对比分析
5.3.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左推右攻成绩对比分析
5.3.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乒乓球反手搓球成绩对比分析
5.4 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5.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乒乓球基本技术达标结果差异原因
5.4.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乒乓球基本技术技评结果差异原因
5.4.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原因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教学实验的不足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生自建微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探究——以“设计思维与创新”课程为例[J]. 谢欣,陈燕飞,刘先凤.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1)
[2]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 纵凤侠.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7)
[3]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法在“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肖光文,蔡国雄,陈美任,罗慈雁,徐美兰.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4)
[4]基于物理学原理的乒乓球教学设计[J]. 王国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18)
[5]基于学生满意度的生物化学微信平台辅助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思考[J]. 侯建成,李妍,罗军,芦晓晶,朱文赫,吕士杰,马赫,郑中华,管兰芳,张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2)
[6]微信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以高中地理为例[J]. 詹秀娣,崔博.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7]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 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孟召坤,张杭.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4)
[8]复合反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王海燕,杨斌胜,赖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4)
[9]“战队探究”理念下高校乒乓球创新教学实验研究[J]. 陈春阳,袁吉,兰彤.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01)
[10]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实证研究[J]. 柴阳丽. 电化教育研究. 2014(10)
硕士论文
[1]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中职会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 张晓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
[2]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对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影响的研究[D]. 杜俊凯.北京体育大学 2018
[3]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研究[D]. 王玉云.长江大学 2018
[4]微信在高校篮球选项课中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D]. 毕磊.苏州大学 2017
[5]微信辅助教学在体操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 陈柱.广州体育学院 2017
[6]微信公众平台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组织中的运用研究[D]. 彭秋霞.广州体育学院 2017
[7]基于MOOC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 黄小雨.河北大学 2017
[8]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 朱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微信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中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D]. 卢友志.华中师范大学 2016
[10]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 李权.重庆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3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04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