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我国课程领导层级的矛盾冲突、归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18 08:41
  课程领导作为一种课程实践方式是当前课程研究的热点;课程领导层级是课程领导过程中,受教育行政组织安排而具有不同职能目标的管理层次。在我国现行的课程运行体制下,课程领导层级的矛盾膨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些矛盾包括三级课程管理层级间的矛盾和三级课程管理样态与课程领导愿景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有:权力的缺失、专业的乏力、角色的缺席、主体性的遮蔽和制度的掣肘。解决课程领导层级矛盾冲突的对策为,依据超循环理论构建并形成"双重心、多主体、开放式、三循环"的课程领导共同体的超循环组织,以推进我国的课程领导实践。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39(1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课程领导层级矛盾的具体表现
    (一) 三级课程管理层级间的矛盾
        1. 课程管理系统与外部文化关系
        2. 课程管理系统层级间的矛盾
        3. 三级课程管理系统每个层级内部的矛盾
    (二) 当前三级课程管理样态与课程领导愿景间的矛盾
        1. 从“分布式领导”的视角分析
        2. 从“参与式决策”的视角分析
        3. 从“共享愿景引领”的视角分析
        4. 从“基于反思的实践”分析
二、我国课程领导层级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 权利的缺失
    (二) 专业的乏力
    (三) 角色的缺席
    (四) 主体性的遮蔽
    (五) 制度的掣肘
三、改进我国课程领导层级矛盾冲突的对策
    (一) 双重心层级推进
    (二) 多主体的变革领衔
    (三) 开放式的系统运行
    (四) 多循环的机制生成



本文编号:3145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145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