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述情障碍的中介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9 10:13
目的:探讨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03名童年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性创伤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及大学生攻击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以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3)社会性创伤通过述情障碍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述情障碍在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述情障碍作为社会性创伤与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间的中介图(标准化)述情障碍在社会性创伤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步的中介作用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反刍思维与网络道德的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乌云特娜,金祥忠. 心理学报. 2018(09)
[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对人际适应性的影响: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J]. 张亚利,陆桂芝,金童林,李森,蒋怀滨,梁丽.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2)
[3]社会性创伤与PTSD的关系:心理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 张静秋,Cody Ding,陆凤英,汤永隆,杨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5)
[4]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金祥忠,王晓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5]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范国沛,李肖肖.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2)
[6]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亲子沟通的中介作用[J]. 詹启生,武艺. 中国特殊教育. 2016(10)
[7]青少年述情障碍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J]. 凌宇,贺郁舒,黎志华,刘文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8]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刘裕,张媛,唐薇. 中国特殊教育. 2014(10)
[9]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10]暴力媒体接触程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规范信念和移情的作用[J]. 段东园,张学民,魏柳青,周义斌,刘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2)
硕士论文
[1]挫折情境下完美主义和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D]. 董天琪.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生生活事件、家庭功能与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D]. 肖嘉丽.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倪林英.江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0513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述情障碍作为社会性创伤与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间的中介图(标准化)述情障碍在社会性创伤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步的中介作用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反刍思维与网络道德的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乌云特娜,金祥忠. 心理学报. 2018(09)
[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对人际适应性的影响: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J]. 张亚利,陆桂芝,金童林,李森,蒋怀滨,梁丽.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2)
[3]社会性创伤与PTSD的关系:心理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 张静秋,Cody Ding,陆凤英,汤永隆,杨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5)
[4]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金祥忠,王晓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5]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范国沛,李肖肖.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2)
[6]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亲子沟通的中介作用[J]. 詹启生,武艺. 中国特殊教育. 2016(10)
[7]青少年述情障碍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J]. 凌宇,贺郁舒,黎志华,刘文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8]媒介不良接触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刘裕,张媛,唐薇. 中国特殊教育. 2014(10)
[9]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10]暴力媒体接触程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规范信念和移情的作用[J]. 段东园,张学民,魏柳青,周义斌,刘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2)
硕士论文
[1]挫折情境下完美主义和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D]. 董天琪.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生生活事件、家庭功能与述情障碍的关系研究[D]. 肖嘉丽.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倪林英.江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0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29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