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设计学习事件:指向学习的层次

发布时间:2021-07-19 17:15
  学习事件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设计学习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适应学习空间的变化,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使得学习过程既注重课程标准,亦面向未来的社会需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借助于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学习空间的应用需要强化学习事件的设计,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而学习结果的达成又和学习的层次相匹配。通过分析学习中的认识发生与建构过程,提出学习事件设计可以从学习的"程度变化"的角度,适应学习过程中学习层次的变化,以建立"结构—关系—价值"三维合一的学习结果,体现在具体的知识形成方面,就是要通过与学习层次相适应的不同阶段的设计,帮助学习者建立"语符—语义—语用"一体的复合性知识。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设计学习事件:指向学习的层次


学习的“知能—心智”双结构

心智,客体,学生,学习个体


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外部世界,从而建立起源自其“知能—心智”结构的主动建构行为,这种行为又与其接触到的无限客体有关,并最终使得个体可以持续适应与改造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理解如何适应外部世界而存在。(二)体现“结构—关系—价值”的学习结果输入与输出过程催生了“知能—心智”结构的形成,内化过程促进了学习中的各种关系的建立,生成过程则可以促进学习个体理解学习的价值。因此,我们要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如图2所示),就需要同时考虑到学生在三个不同维度中的建构:一是结构维度,指学生在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建构的“知能—心智”结构,包括对外部的有限客体作用于自身形成的认识(知能)和在运用其所建立的知能去适应有限客体的过程中所输出的认识(心智);二是关系维度,指学生在认识客体时,“知能—心智”结构从产生到稳定、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认识发生与内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关系;三是价值维度,指学生在通过认识有限的客体并建立了“知能—心智”结构以后,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已有的结构,实现自我生成式建构,以适应无限客体的各种主观意愿、行为条件与可能性等,体现的是学习的价值。学习结果,可以看作是学习个体在完成了认知活动以后,个人的心理发展在“结构—关系—价值”三个维度的综合建构。图2学习结果的三个维度:“结构—关系—价值”四、面向“结构—关系—价值”的学习事件设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行


本文编号:3291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291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