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的二级观点采择及合作互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4 20:58
研究以经典的乌龟任务(实验1)和改良的滤镜任务(实验2)对3岁幼儿的二级观点采择进行探究,并探讨其在短暂的社会互动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1)3岁幼儿尚难以自发进行二级观点采择,但已具备进行这一加工的潜质;(2)短暂的合作互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采择他人观点的成功率,而竞争互动则无类似影响。该发现为从建构主义角度解释视觉观点采择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
【文章来源】:心理学报. 2019,51(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社会互动游戏“钓鱼游戏”
1032心理学报第51卷图2实验1“乌龟任务”场景示意图表1实验1“乌龟任务”被试得分情况组别得分前测后测合作组13(12.50%)8(33.33%)021(87.50%)16(66.67%)竞争组13(12.50%)3(12.50%)021(87.50%)21(87.50%)13.50,df=1,ps<0.001;两组间差异不显著,χ2=0.00,df=1,p=1.000),这表明在3岁时,幼儿在“乌龟任务”中采择他人二级视觉观点时存在明显困难。后测中,两组被试在该任务上仍表现出明显困难:合作组的得分处于随机水平(得分率33.33%,χ2=2.67,df=1,p=0.102),得分率虽有微弱的上升趋势,但与前测相比并未达到显著(对前后测进行配对样本McNemar检验,与前测差异未达到显著,p=0.063);竞争组得分率则与前测持平,仍显著倾向于做出错误或无效反应(得分率12.50%,χ2=13.50,df=1,p<0.001;McNemar检验与前测差异不显著,p=1.000);后测中两组间差异不显著,χ2=2.02,df=1,p=0.286。由这一结果,最直观的认识是3岁幼儿在进行“乌龟任务”时存在明显的困难。这与前人的结果是较为一致的:如Masangkay等人(1974)与Flavell等人(1981)的结果中,3岁左右的幼儿普遍难以通过这一测试。Moll等人(2013)认为“乌龟任务”对于测量幼儿二级观点采择的发展难度过大,其原因在于任务中很可能涉及了额外的认知要求:任务中,幼儿自身观点处于明显的优势,易对加工他人观点的过程产生干扰,从而掩盖了幼儿采择他人观点的真实能力。此外,任务要求幼儿理解或识记图案朝向的命名,这同样可能对其语言或记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我们更为关心的合作互动的影响,在当前数据中未发现任何效应达到显著水平。考虑到结果中所呈现出的微弱趋势与我们的预期效应相符,即有且仅有合作组在互动后正确采择他人二级视觉观点的比例呈提升趋?
?亩?豆鄣悴稍窦昂献骰ザ?挠跋?033试1将其放在无色滤色片前,并邀请被试坐到对面的座位(即主试侧)上。此时被试从主试侧看到玩具处于无色滤色片后方,随即主试将其慢慢移动到黄色滤色片后,提醒被试“看,它现在像这个颜色”同时指向绿色比色卡。然后以相同速率慢慢移动回到无色滤色片后,并再次提醒被试“看,它现在像这个颜色”同时指示蓝色比色卡。重复上述移动和提醒步骤各两次。最后,将玩具由无色侧缓慢移动到黄色侧再返回,并提醒被试“看1熟悉试次结束后,被试返回原先的座位(被试侧),开始观点采择前测。图3实验2a与2b“滤镜任务”场景示意图前测中,主试1首先将一对相同的玩具(海狮或小球,与熟悉试次相同)分别放置在两块滤色片的被试侧。随即主试2操纵一只小猴或小兔角色的手偶自主试侧进入实验场景,主试2与手偶均位于两块滤镜分界点垂直延长线的位置上。主试1向幼儿介绍手偶角色:“看,来了一只小猴/小兔子”,同时主试2操作手偶吸引幼儿对角色进行注意。随后主试2操作手偶注视两块滤色镜交界的位置,并(以角色的口吻,两角色口吻在语调上予以区别,以区分角色)对幼儿进行某种颜色的玩具索取:“我看到了两个小海狮/小球,我想要蓝/绿色的那个小海狮/小球,你把蓝/绿色的那个小海狮/小球给我好不好?”提及颜色时,主试2将对应颜色的比色卡放在手偶手上,举起向被试示意,以进一步减小被试的语言理解负荷。主试1观察幼儿的反应并记录。有效反应包括拿起一个玩具并递给角色,或以口头、肢体动作等方式明确表示选择某一玩具给角色。若被试未作出有效反应,则主试2以角色口吻重复玩具索取的台词。若被试三次重复后仍未作出有效反应,则该被试将被剔除。被试所选择的玩具符合他人观点计1分,否则计0分。完成第一次索取后,主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心理理论发生与发展:跨文化的视角[J]. 侯晓晖,宫竹青,颜志雄,苏彦捷,左西年. 科学通报. 2019(04)
[2]儿童观点采择的干预措施及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启示[J]. 刘桂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3]视觉观点采择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 赵婧,王璐,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1)
[4]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干预研究[J]. 林彬,程利国,李其维,吴昌旭. 心理科学. 2003(06)
[5]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 张文新,林崇德. 心理学报. 1999(04)
本文编号:3322398
【文章来源】:心理学报. 2019,51(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社会互动游戏“钓鱼游戏”
1032心理学报第51卷图2实验1“乌龟任务”场景示意图表1实验1“乌龟任务”被试得分情况组别得分前测后测合作组13(12.50%)8(33.33%)021(87.50%)16(66.67%)竞争组13(12.50%)3(12.50%)021(87.50%)21(87.50%)13.50,df=1,ps<0.001;两组间差异不显著,χ2=0.00,df=1,p=1.000),这表明在3岁时,幼儿在“乌龟任务”中采择他人二级视觉观点时存在明显困难。后测中,两组被试在该任务上仍表现出明显困难:合作组的得分处于随机水平(得分率33.33%,χ2=2.67,df=1,p=0.102),得分率虽有微弱的上升趋势,但与前测相比并未达到显著(对前后测进行配对样本McNemar检验,与前测差异未达到显著,p=0.063);竞争组得分率则与前测持平,仍显著倾向于做出错误或无效反应(得分率12.50%,χ2=13.50,df=1,p<0.001;McNemar检验与前测差异不显著,p=1.000);后测中两组间差异不显著,χ2=2.02,df=1,p=0.286。由这一结果,最直观的认识是3岁幼儿在进行“乌龟任务”时存在明显的困难。这与前人的结果是较为一致的:如Masangkay等人(1974)与Flavell等人(1981)的结果中,3岁左右的幼儿普遍难以通过这一测试。Moll等人(2013)认为“乌龟任务”对于测量幼儿二级观点采择的发展难度过大,其原因在于任务中很可能涉及了额外的认知要求:任务中,幼儿自身观点处于明显的优势,易对加工他人观点的过程产生干扰,从而掩盖了幼儿采择他人观点的真实能力。此外,任务要求幼儿理解或识记图案朝向的命名,这同样可能对其语言或记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我们更为关心的合作互动的影响,在当前数据中未发现任何效应达到显著水平。考虑到结果中所呈现出的微弱趋势与我们的预期效应相符,即有且仅有合作组在互动后正确采择他人二级视觉观点的比例呈提升趋?
?亩?豆鄣悴稍窦昂献骰ザ?挠跋?033试1将其放在无色滤色片前,并邀请被试坐到对面的座位(即主试侧)上。此时被试从主试侧看到玩具处于无色滤色片后方,随即主试将其慢慢移动到黄色滤色片后,提醒被试“看,它现在像这个颜色”同时指向绿色比色卡。然后以相同速率慢慢移动回到无色滤色片后,并再次提醒被试“看,它现在像这个颜色”同时指示蓝色比色卡。重复上述移动和提醒步骤各两次。最后,将玩具由无色侧缓慢移动到黄色侧再返回,并提醒被试“看1熟悉试次结束后,被试返回原先的座位(被试侧),开始观点采择前测。图3实验2a与2b“滤镜任务”场景示意图前测中,主试1首先将一对相同的玩具(海狮或小球,与熟悉试次相同)分别放置在两块滤色片的被试侧。随即主试2操纵一只小猴或小兔角色的手偶自主试侧进入实验场景,主试2与手偶均位于两块滤镜分界点垂直延长线的位置上。主试1向幼儿介绍手偶角色:“看,来了一只小猴/小兔子”,同时主试2操作手偶吸引幼儿对角色进行注意。随后主试2操作手偶注视两块滤色镜交界的位置,并(以角色的口吻,两角色口吻在语调上予以区别,以区分角色)对幼儿进行某种颜色的玩具索取:“我看到了两个小海狮/小球,我想要蓝/绿色的那个小海狮/小球,你把蓝/绿色的那个小海狮/小球给我好不好?”提及颜色时,主试2将对应颜色的比色卡放在手偶手上,举起向被试示意,以进一步减小被试的语言理解负荷。主试1观察幼儿的反应并记录。有效反应包括拿起一个玩具并递给角色,或以口头、肢体动作等方式明确表示选择某一玩具给角色。若被试未作出有效反应,则主试2以角色口吻重复玩具索取的台词。若被试三次重复后仍未作出有效反应,则该被试将被剔除。被试所选择的玩具符合他人观点计1分,否则计0分。完成第一次索取后,主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心理理论发生与发展:跨文化的视角[J]. 侯晓晖,宫竹青,颜志雄,苏彦捷,左西年. 科学通报. 2019(04)
[2]儿童观点采择的干预措施及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启示[J]. 刘桂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3]视觉观点采择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 赵婧,王璐,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1)
[4]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干预研究[J]. 林彬,程利国,李其维,吴昌旭. 心理科学. 2003(06)
[5]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 张文新,林崇德. 心理学报. 1999(04)
本文编号:3322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32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