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3:00

  本文关键词: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徐特立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新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奠基人。徐特立独特的教育思想在指导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的历史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学习、研究徐特立教育思想,就要把握住其精神实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以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徐特立教育思想形成的条件,一方面剖析徐特立教育思想形成主要历史条件,另一方面分析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徐特立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 第三部分,徐特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教育本质及作用的思想,关于普及教育的思想,关于科学技术教育的思想,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等方面。 第四部分,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特点:科学性、现实性、前瞻性、创新性。 第五部分,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主要结合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及发展的现状来挖掘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力促教育平等,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坚持全面发展的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关键词】:徐特立 教育思想 特点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一、徐特立教育思想形成的条件8-10
  • (一) 中国工农大众对教育的渴求,是徐特立教育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8-9
  • (二)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是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9
  • (三) 徐特立本人的教育活动是其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9-10
  • 二、徐特立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10-12
  • (一)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萌芽10-11
  • (二)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11
  • (三)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成熟11-12
  • (四)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12
  • 三、徐特立教育思想主要内容12-20
  • (一) 关于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思想13-14
  • (二) 关于普及教育的思想14-16
  • (三) 关于科学技术教育的思想16-17
  • (四)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17-19
  • (五)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19-20
  • 四、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特点20-24
  • (一) 科学性20-21
  • (二) 现实性21-23
  • (三) 前瞻性23-24
  • (四) 创新性24
  • 五、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24-30
  • (一) 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5-26
  • (二) 重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力促教育平等,,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26-27
  • (三) 坚持全面发展的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7-28
  • (四)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推进教育创新28-30
  • 结语30-31
  • 注释31-35
  • 参考文献35-38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篇目38-39
  • 后记39-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先国;论徐特立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杰出贡献[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荣复康;;徐特立年谱(1949~1951)[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李龙如;;徐特立与教材编写工作[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曾维才;;中央苏区教育的奠基人徐特立[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李曙新;“四老”在莫斯科的留学岁月[J];党史天地;2000年02期

6 李宣平;近20年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1期

7 徐厚道;徐特立培养创造性劳动者的理论与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4期

8 樊继轩;延安自然科学院:定位于“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理工科大学——兼论徐特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办学实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1期

9 梁堂华;;浅谈徐特立的创造教育思想[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光荣;徐特立与延安自然科学院[J];湘潮;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36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