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幼儿健全人格何以养成——基于全国教育现场实验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1:44
  幼儿健全人格养成是指幼儿人格结构中具有普遍性和积极适应性的典型人格特质的健康、稳定、均衡发展。人格培养应从幼儿时期开始,本研究以游戏为载体,构建了涵盖自主进取等9个特质,包括108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游戏活动方案。在全国进行历时一年的教育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效果显著,后测实验班幼儿人格分数显著高于控制班。通过一年的培养,实验班低控型与过度控制型幼儿的比例减少,适应型幼儿的比例增加。构建的中国幼儿健全人格培养游戏活动方案,有效地促进我国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探索出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有效可行的培养模式。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幼儿健全人格何以养成——基于全国教育现场实验的实证研究


幼儿人格的潜在类别分析图三种类型分别为低控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J]. 赵玲.  学前教育研究. 2018(03)
[2]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我见[J]. 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17(06)
[3]大班幼儿判断游戏活动的依据——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J]. 李春良,张莉.  学前教育研究. 2017(05)
[4]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构建[J]. 董志杰.  学前教育研究. 2016(09)
[5]边缘型人格障碍人群对子女行为影响及其干预对策初探[J]. 侯逸华.  教育评论. 2015(11)
[6]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及其发生根基[J]. 丁海东.  学前教育研究. 2015(11)
[7]3~6岁儿童人格发展的群组序列追踪研究[J]. 杨丽珠,张金荣,刘红云,孙岩.  心理科学. 2015(03)
[8]终身发展理念下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构建及教育促进实验[J]. 杨丽珠,金芳,孙岩.  学前教育研究. 2014(08)
[9]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 张洁婷,焦璨,张敏强.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2)
[10]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社会文化基本特征的比较[J]. 邓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本文编号:3378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378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