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大学生安全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回避现实社交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9-17 01:56
  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本研究在失补偿假说的视角下探讨了安全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并检验现实社交回避在手机成瘾者和一般手机使用者中的中介作用。对4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感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调查,结果发现此次调查中49. 8%的大学生被界定为手机成瘾者,手机成瘾者的安全感显著低于一般手机使用者。手机成瘾者和一般手机使用者的安全感都显著负向预测手机依赖;但回避现实社交的中介效应只在手机成瘾者的安全感与手机依赖中显著,在一般手机使用者中不显著。本研究揭示了回避现实社交在手机成瘾者的安全感与手机依赖中的独特作用机制,为失补偿假说提供了实证支持,并为手机成瘾行为治疗开展安全感和社交干预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文章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3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
    2.2 研究工具
        2.2.1 安全感量表
        2.2.2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2.2.3 手机成瘾量表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2 手机成瘾者与一般手机使用者的安全感比较
    3.3 安全感,社交回避与手机成瘾的相关分析
    3.4 手机成瘾者和一般手机使用者的中介效应检验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回避与苦恼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孤独感、安全感和沉浸的多重中介效应[J]. 张雪凤,高峰强,耿靖宇,王一媚,韩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3)
[2]手机成瘾与青少年睡眠质量: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J]. 刘庆奇,周宗奎,牛更枫,范翠英.  心理学报. 2017(12)
[3]情绪调节困难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和社交回避与苦恼的链式中介作用[J]. 叶宝娟,方小婷,杨强,郑清,刘林林,郭少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2)
[4]青年学生手机依赖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 赵文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5]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王月琴,张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1)
[6]自我分化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 安芹,陈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5)
[7]大学生安全感、自我分化和人际关系的关系[J]. 王艳,安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5)
[8]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 姜永志,白晓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5)
[9]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 王欢,黄海,吴和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3)
[10]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本文编号:3397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397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