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多维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8 15:38
基于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梳理,借助公共政策的分析视角建立了包含利益、技术、体制及环境四个维度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北京地区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执行。其结果表现为地方政府对政策的附加式执行背离了教育公平的政策初衷,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群体间及群体内部显现出新的教育不平等。研究发现,各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政策目标的模糊性和地方政府采用社会管理的执行逻辑,行为联邦制的政治体制以及儒家文化均会作用于政策执行过程并导致偏差。因此,应当从多个层面出发,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以保障政策执行的效果。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19,1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分析框架(二)研究方法
图2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生数量(单位:万人)
图3公立学校招收随迁子女的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利治理、政策执行与社会政策目标定位——基于N村低保的考察[J]. 李迎生,李泉然,袁小平. 社会学研究. 2017(06)
[2]技术难题、政治过程与文化结果——“瞄准偏差”的三种研究视角及其对中国“精准扶贫”的启示[J]. 李棉管. 社会学研究. 2017(01)
[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逻辑研究述评[J]. 陈丽君,傅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4]论政策执行的“断裂带”及其作用机制——以“节能家电补贴推广政策”为例[J]. 薛立强,杨书文.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1)
[5]“两为主”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岳伟,于利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17)
[6]政策执行的制度背景:规则嵌入与激励相容[J]. 吴小建,王家峰. 学术界. 2011(12)
[7]“两为主”政策执行困境的实证考察——以广东省东莞市某镇为例[J]. 吴宏超,吴开俊. 教育发展研究. 2010(21)
[8]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实困境探析[J]. 刘鸿渊. 经济体制改革. 2010(03)
[9]城市免费义务教育下“两为主”政策的二次决策分析[J]. 高慧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34)
[10]“两为主”政策中的政府投入责任探析[J]. 葛新斌. 教育发展研究. 2009(02)
本文编号:3400398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19,1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分析框架(二)研究方法
图2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生数量(单位:万人)
图3公立学校招收随迁子女的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利治理、政策执行与社会政策目标定位——基于N村低保的考察[J]. 李迎生,李泉然,袁小平. 社会学研究. 2017(06)
[2]技术难题、政治过程与文化结果——“瞄准偏差”的三种研究视角及其对中国“精准扶贫”的启示[J]. 李棉管. 社会学研究. 2017(01)
[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逻辑研究述评[J]. 陈丽君,傅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4]论政策执行的“断裂带”及其作用机制——以“节能家电补贴推广政策”为例[J]. 薛立强,杨书文.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1)
[5]“两为主”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岳伟,于利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17)
[6]政策执行的制度背景:规则嵌入与激励相容[J]. 吴小建,王家峰. 学术界. 2011(12)
[7]“两为主”政策执行困境的实证考察——以广东省东莞市某镇为例[J]. 吴宏超,吴开俊. 教育发展研究. 2010(21)
[8]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实困境探析[J]. 刘鸿渊. 经济体制改革. 2010(03)
[9]城市免费义务教育下“两为主”政策的二次决策分析[J]. 高慧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34)
[10]“两为主”政策中的政府投入责任探析[J]. 葛新斌. 教育发展研究. 2009(02)
本文编号:3400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40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