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培养
发布时间:2017-05-05 13:08
本文关键词:论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移情指的是一种想象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况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意念和行为的能力。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是个体内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移情”是人生存的本性之一,移情与道德、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和意义。道德移情探究的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如何分享他者的情感,即作为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对象的他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和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试图以“移情”为元点和中心,努力建构一种以移情为基础的道德移情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道德移情教育模式,即在移情中通过移情而且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移情。 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起”,意在阐明“移情”、“道德移情”的涵义,以及移情与同情的联系和区别;第二部分为“承”,说明移情与道德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移情在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体现以及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使道德移情教育成为顺理成章的逻辑;第三部分是“转”,通过理论和事实,证明在生活中,道德移情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已被人为割裂了,破坏了,从而突出当前德育中,道德移情教育的客观性和迫切性;第四部分为“立”,论述道德移情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含义,为的是为道德移情教育提供依据和内容;第五部分是“合”,探究培养学生道德移情的策略,意图-使道德移情教育落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为迷茫的实践指明方向。这样,全文逻辑符合人的思维逻辑,结构也较为严谨,有起有伏,有破有立。 本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从移情与道德教育的紧密联系,以及移情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对移情、道德移情进行跨学科的研究,重点突出道德移情的全景式研究,最重要的是整篇文章把道德移情这种新的价值判断和生命的注重结合起来,突显一种新的道德境界。
【关键词】:移情 道德教育 道德移情 价值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10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言9-12
- 一、问题的提出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的方法11-12
- 第一部分 德育研究的视角转换:移情12-17
- 一、移情的含义12-15
- (一) 移情的概念界定12-14
- (二) 移情的特征14-15
- 二、移情和同情的联系和区别15-17
- (一) 移情与同情的内涵联系和区别15-16
- (二) 移情和同情的研究联系和区别16-17
- 第二部分 移情与道德教育的联系17-23
- 一、移情在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体现17-21
- (一) 卢梭的道德教育理论17-18
- (二) 威尔逊的道德符号理论18-19
- (三) 库姆斯和穆克斯的逻辑推理道德价值观教育理论19
- (四)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19-20
- (五)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20-21
- 二、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21-23
- (一) 移情和道德原则21
- (二) 移情与道德判断21-22
- (三) 移情与道德行为22
- (四) 移情与道德内化22-23
- 第三部分 移情在道德教育中运用的客观性和迫切性23-31
- 一、移情在道德教育中运用的客观性23-26
- (一) 移情内涵与道德原初的含义相一致23-24
- (二) 移情促进利他性道德行为的产生24-26
- (三) 移情促进亲社会道德行为的产生26
- 二、移情在道德教育中运用的迫切性26-31
- (一) 家庭道德移情情感的缺失27-29
- (二) 学校道德移情的缺失29-30
- (三) 社会中道德移情的缺失30-31
- 第四部分 当代学生所需要的道德移情31-42
- 一、在横向上所需要的道德移情31-36
- (一) 对自己的道德移情31-32
- (二) 对亲人朋友的道德移情32-33
- (三) 对对手的道德移情33-34
- (四) 对自然界动植物的道德移情34-35
- (五) 对整个宇宙的道德移情35-36
- 二、在纵向上所需要的道德移情36-42
- (一) 对过去历史的道德移情36-38
- (二) 对当下现在的道德移情38-40
- (三) 对可能未来的道德移情40-42
- 第五部分 培养学生道德移情的策略42-54
- 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移情的策略42-46
- 二、在家庭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移情的策略46-49
- 三、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移情水平49-54
- 结语54-55
- 注释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朝运;栗志杰;高海平;;移情在罪犯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03期
2 贺英;李阳;;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与移情能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黎海英;中国教师与吉国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会青;大学生移情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感戴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4 唐红;新疆中亚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4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