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慕课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30 19:29
课程教学评价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慕课是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托慕课开展形成性评价既能达到标准化的评价,也能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本文以我校省级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医学免疫学》课程为例,阐述和总结形成性评价在我校的应用效果,并对未来更好的使用进行展望。
【文章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35(1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在线开放课程成绩的构成比例Fig.1Ratioofscoreinopenonlinecourse
萄Х椒?。与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相比,教师既能快速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增加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讨论题也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相互合作的机会,因此利用此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形成性评价既达到了标准化的评价,也没有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图1在线开放课程成绩的构成比例Fig.1Ratioofscoreinopenonlinecourse通过分析《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成绩,我们发现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最终成绩明显高于不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成绩。如图2所示,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是1507人,期末平均成绩是(78.41±0.22)分,未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是1319人,期末平均成绩是(72.99±0.31)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可以加强学生的平时学习、主动学习和连贯性学习,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凭借期末考试前两三周的时间对可能要考试的内容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种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的短时间突击式强化记忆方式,在短期内效果可能较好,最后考试也能够顺利过关,甚至还能考出一个很好的成绩,但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记忆所学内容,考试过后很快就会忘记,学生也不能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相关知识熟练运用。因此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也会使学生受益终生。3.4目前形成性评价的不足利用慕课开展形成性评价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虽然慕课平台记录了每位学习者的视频观看、讨论区发言、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等情况,反映了网上课程的参与度,但缺少课程每周签到记录,无法避免集中“刷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线开放课程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张国俊,孙爱平,赵铁锁,徐春阳,解博红,孙书明,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8)
[2]我国慕课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 张志新,陈博,朱永海,刘静. 现代教育技术. 2017(12)
[3]高校慕课建设:现状、问题与走向[J]. 蔡忠兵,刘志文. 高教探索. 2017(11)
[4]检验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形成性评价的思考与探索[J]. 王梅华,曹颖平,郑培烝,张敬喜,张晓琍,潘玉红,陈志新,俞萍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 (07)
[5]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上的应用[J]. 孙爱平,张国俊,赵铁锁,于莉莉,孙书明,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10)
[6]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 王友富. 中国大学教学. 2015(07)
[7]以形成性评价为导向改革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探讨[J]. 王小莉,杨小迪,焦玉萌,陶志勇,陈兴智,夏惠,方强,王雪梅,孙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4(12)
[8]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群构建医学免疫学网络教学平台[J]. 孙爱平,张国俊,牛志国,郭继强,孙书明,赵铁锁,徐春阳,宋向凤.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12)
[9]《医学免疫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我校的建设与思考[J]. 张国俊,宋向凤,郭继强,孙书明,牛志国,孙爱平,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08)
[10]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宋向凤,张国俊,田中伟,段长恩. 医学教育探索. 2007(11)
本文编号:3467294
【文章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35(1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在线开放课程成绩的构成比例Fig.1Ratioofscoreinopenonlinecourse
萄Х椒?。与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相比,教师既能快速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增加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讨论题也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相互合作的机会,因此利用此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形成性评价既达到了标准化的评价,也没有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图1在线开放课程成绩的构成比例Fig.1Ratioofscoreinopenonlinecourse通过分析《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成绩,我们发现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最终成绩明显高于不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成绩。如图2所示,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是1507人,期末平均成绩是(78.41±0.22)分,未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是1319人,期末平均成绩是(72.99±0.31)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可以加强学生的平时学习、主动学习和连贯性学习,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凭借期末考试前两三周的时间对可能要考试的内容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种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的短时间突击式强化记忆方式,在短期内效果可能较好,最后考试也能够顺利过关,甚至还能考出一个很好的成绩,但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记忆所学内容,考试过后很快就会忘记,学生也不能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相关知识熟练运用。因此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也会使学生受益终生。3.4目前形成性评价的不足利用慕课开展形成性评价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虽然慕课平台记录了每位学习者的视频观看、讨论区发言、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等情况,反映了网上课程的参与度,但缺少课程每周签到记录,无法避免集中“刷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线开放课程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张国俊,孙爱平,赵铁锁,徐春阳,解博红,孙书明,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8)
[2]我国慕课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 张志新,陈博,朱永海,刘静. 现代教育技术. 2017(12)
[3]高校慕课建设:现状、问题与走向[J]. 蔡忠兵,刘志文. 高教探索. 2017(11)
[4]检验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形成性评价的思考与探索[J]. 王梅华,曹颖平,郑培烝,张敬喜,张晓琍,潘玉红,陈志新,俞萍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 (07)
[5]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上的应用[J]. 孙爱平,张国俊,赵铁锁,于莉莉,孙书明,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10)
[6]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 王友富. 中国大学教学. 2015(07)
[7]以形成性评价为导向改革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探讨[J]. 王小莉,杨小迪,焦玉萌,陶志勇,陈兴智,夏惠,方强,王雪梅,孙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4(12)
[8]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群构建医学免疫学网络教学平台[J]. 孙爱平,张国俊,牛志国,郭继强,孙书明,赵铁锁,徐春阳,宋向凤.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12)
[9]《医学免疫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我校的建设与思考[J]. 张国俊,宋向凤,郭继强,孙书明,牛志国,孙爱平,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08)
[10]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宋向凤,张国俊,田中伟,段长恩. 医学教育探索. 2007(11)
本文编号:3467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46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