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群体的政策分类与教育治理
发布时间:2022-01-15 09:31
对学生群体进行政策分类,匹配以相应的教育公共服务是实现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制度关于学生群体主要遵循两种政策分类标准,即先赋性政策分类和自致性政策分类。通过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文本研究,结合两所案例学校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教育政策试图综合发挥社会群体分类视角下两类政策标准的积极功能,但先赋性政策分类对学生群体分类的影响大于自致性政策分类,并加剧了教育不公平。教师、学生的群体分类认知与政策分类的制度设计存在偏离。无论现实实践还是理论辨析,均显示了对学生群体进行政策分类的必要性,因为学生的群体差异性与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统一性、学生群体类一致性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并存。未来的教育政策创新,一是要提升自致性政策分类在教育政策中的地位,二是继续消减先赋性政策分类的层级分化作用,三是要动态调整不同政策分类标准间的位序。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设计
1.文献回顾
2.理论框架:社会群体分类与学生的群体分类
3.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三、学生群体的政策分类及其效果
1.政策文本中的学生分类:先赋性政策分类的影响大于自致性政策分类
2.政策对象视角下的分类:自致性因素居于主要地位
四、开展学生群体政策分类的必要性
1.学生群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与教育公共服务的统一性
2.学生群体的类同一性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五、学生群体的政策分类创新
1.提升自致性因素在学生群体政策分类设计中的地位
2.持续削减先赋性政策分类的层级化作用
3.动态调整两类政策分类标准间的位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J]. 王雨磊. 社会学研究. 2016(06)
[2]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J]. 张国清.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5)
[3]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J]. 刘精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8)
[4]“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J]. 李春玲.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4)
[5]社会政策中的互依三角——以村民自治制度为例[J]. 赵蜜,方文. 社会学研究. 2013(06)
[6]我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分析[J]. 陈立鹏,郭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7]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J]. 刘精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5)
[8]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 石中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4)
[9]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 郑若玲. 教育研究. 2005(03)
[10]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 李强.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1)
博士论文
[1]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研究[D]. 李慧.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90372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设计
1.文献回顾
2.理论框架:社会群体分类与学生的群体分类
3.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三、学生群体的政策分类及其效果
1.政策文本中的学生分类:先赋性政策分类的影响大于自致性政策分类
2.政策对象视角下的分类:自致性因素居于主要地位
四、开展学生群体政策分类的必要性
1.学生群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与教育公共服务的统一性
2.学生群体的类同一性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五、学生群体的政策分类创新
1.提升自致性因素在学生群体政策分类设计中的地位
2.持续削减先赋性政策分类的层级化作用
3.动态调整两类政策分类标准间的位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J]. 王雨磊. 社会学研究. 2016(06)
[2]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J]. 张国清.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5)
[3]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J]. 刘精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8)
[4]“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J]. 李春玲.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4)
[5]社会政策中的互依三角——以村民自治制度为例[J]. 赵蜜,方文. 社会学研究. 2013(06)
[6]我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分析[J]. 陈立鹏,郭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7]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J]. 刘精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5)
[8]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 石中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4)
[9]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 郑若玲. 教育研究. 2005(03)
[10]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 李强.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1)
博士论文
[1]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研究[D]. 李慧.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90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9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