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缘起及其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17-06-11 09:12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缘起及其价值取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后工业社会西方的高度物质文明导致了外部价值标准瓦解的困扰和价值观念丧失的精神危机,"生存危机和科技的负效应"、"文化生态失衡与社会道德滑坡"和"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内涵与人性危机"成为西方教育价值取向发生新变化的主要因素,促使人们针对现代社会和教育自身潜在的问题,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范型应运而生。建构主义思潮根据新的知识哲学观,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诠释,唤起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真正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育价值取向 人的主体性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与社会和文化发展相应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始自文艺复兴自然科学进入教育领域,经过工业革命的促进,到上世纪前半期发展到以科学教育排斥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的极端局面。随着历史的变迁,具有充分合理性的现代教育科技取向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渐渐暴露出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1998年06期

2 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3 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霞,郁波;国际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2 冯虹;刘斌;;应用型大学学报研究的站位与视角[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永海;刘国英;;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新视角:建构主义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化树;;人文教育透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朱红红;周东丽;;独立学院《英语视听说》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6 宋路平;;大学人文精神亟需“返魅”——读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7 葛晓红;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的理论思考[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8 唐勇高;;让探究之花在科学课堂绽放——如何切实有效地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探究式学习[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8期

9 刘万里;;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实施[J];昌潍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10 高天明,彭玉生;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透视与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睿;;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关于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春;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课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董婧;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人文教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密密;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覃晓虹;初中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质量和效果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公绪姣;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与理性回归[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季薛庆;科学本质课堂教学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伟明;新课改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曦;教育病理学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左慧娜;对当下大学教师批判中学语文教学之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张桂春;建构主义与教学(一)——在普通教学论中会出现一种新思想吗?[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3期

2 雷忠学;数学素质教育和建构主义教学[J];铁道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3 侯新杰;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4 汤鸿;以建构论为基础的教育观及其启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5 梁春贤,冼伟铨;优化实验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王为民;我所理解的《建构主义》数学教学思想和实践方式[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王志平,林勇,冯海亮;基于建构主义环境下的e-Learning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理念探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 晓星;小学数学学习心理与学习指导系列讲座之十八 建构主义与小学数学教学[J];广西教育;2003年10期

9 孙喜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质疑[J];早期教育;2003年11期

10 倪小鹏;认知学习领域两个阶段的教学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帮启;;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载涵;李冬林;;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建构型课件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陈卫平;张美英;;建构主义在自然标本陈列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马一民;高东;金继益;;关于大学制图教学问题的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赵翠琼;;建构主义与高职专业英语合作学习策略探析[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赵生亮;杨承印;;基于建构主义的《苯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7 洪凤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覃祖军;;从数学教学实例谈建构主义[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郑萍;;基于建构主义的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年会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3年

10 史建福;;“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模式[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何翠云;精英教育价值取向何处去[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记者 露风;拓展对建构主义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同济大学 高宣扬;流行思潮:埃尔朗根学派及其建构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王艳侠;“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柏玲 李雪林;提升每个孩子的教育幸福感[N];文汇报;2011年

6 李文辉 刘佳;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好[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万书 蔡又晴 整理;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主流学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赵万里;悲壮的辩护[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安理会改革: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交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顾明旺;建构主义下的创新教学[N];江苏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斌;论爱尔兰根学派建构主义方法论的问题域[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卓娅;在方法论视域下的建构主义理性批判[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永强;人文意义的建构与生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蓉;论二语学习中的教师介入[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建国;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靳莹;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银亮;东南亚区域制度变迁与对外政策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弛;人权观差异与中欧关系[D];北京大学;2008年

10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志钦;论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晓光;建构主义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冬青;试论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余郑t,

本文编号:441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41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