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 知识观 学习方式 学生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个性化学习 学习者 主动建构
【摘要】:认知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在认知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下,学生往往采用被动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的开放性和主体建构性,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调知识是个体经验的合理化,要求学生学会个性化学习;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性,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 知识观 学习方式 学生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个性化学习 学习者 主动建构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在我国教学领域占主流地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认为知识“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这种知识观忽视了知识的主观性和理解性。20世纪后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跃进;;现代教师发展基本内涵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2期
2 魏晓彦,段长江;谈个性化教育与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28期
3 柳治仁,史宝中;掌握成人心理特点 建构有效教学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4 周山雪;应用技术类课程的特点与教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3期
5 唐慧敏;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其心理素质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6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7 李伟,杨世国,郭世平,王家正,朱广化;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要作一些质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何仁生;陈小林;赵春莉;;力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迁移教学[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闫伟;;制造“冲突”与转变错误概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福波;;语法教学与认知理念[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周小琳;;浅谈“如何教好起步作文”[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张洁;;从《新音乐课程标准》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辉;甘肃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成蕊;初中语文教学延伸阅读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良刚;论熟练型教师的专业提升与自我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锋;发现式学习研究及CAI课件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玉敏;论化学美学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振全;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事故的侵权行为及其防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文卿;素质教育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Г.Д.德米特利耶夫;刘文华;;美国资产阶级教育学中的智育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02期
2 冒从虎;郜庭台;;黑格尔哲学: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J];学术月刊;1989年05期
3 李建平;;为黑格尔哲学一辨——与郜庭台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90年08期
4 马俊峰;拉蒙特的评价理论评介[J];人文杂志;1991年02期
5 沈杰;论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J];思想战线;1992年04期
6 邓嗣明;“情知对称”理论与语文课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06期
7 钟志贤;;学习理论与远距离教学[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2年02期
8 胡敏 ,李学宁;欧美人际交际研究发展史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9 赵海波;王艳秋;;论学习风格与综合外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年06期
10 褚孝泉;认知科学视野中的心智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世芹;任志强;;建构主义理论在师训教学中的运用[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冷英;莫雷;;隐含因果关系对不同阅读者确定代词意义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孙建武;刘静;窦向凯;;数学概念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的探索[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4 王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探索[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管保国;;基于CAI课件的教学设计探索与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肖帮启;;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斯琴图亚;;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小梅;;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品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卞春芳;赵洁;;运用网络资源的情境优势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能力[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森林;教育软件就是多媒体?[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黄应会;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N];光明日报;2002年
3 高文;《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策划由来[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苏婷;把“牛劲”用在服务上[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何忠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杨云峰 陈永明;创新教育展风采[N];四川日报;2003年
7 张荣琴;多媒体课件开发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程先国;送教下乡: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山东省菏泽市教学研究室 吕富蕾 山东省菏泽一中分校 曲慧;我们还可以更美[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潘德荣;新实用主义:反思与回应[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冷英;文本阅读中目标信息整合方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5 王瑞明;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2 任永军;现代汉语空间维度词语义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3 左向东;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爽;CAI课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宁贤;现代教育理论和校园网教学资源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琳;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7 李冬青;试论建构主义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朱玉龙;试析美国的“制度霸权”:从理论上的争论到外交中的揉和[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程艳红;化学建构性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赵谦;基于CORBA的计算机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22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2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