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理论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及系统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理论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及系统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灰色理论 层次分析法
【摘要】:本文依据已建立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教育信息化含有灰色信息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并采用Visual Basic 6.0编制了相应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管理系统软件,使评价的效率和可操作性大为提高。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教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灰色理论 层次分析法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编号:04YB144)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引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依据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有利于加强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规划提供支持,进而推动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饶扬德;投资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灰色评价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2期
2 刘军跃,徐刚,黄伟九;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3 石青,费军,余丽华;高校信息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8期
4 王有远;姚永红;曾卓知;;教育信息化三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5 蒋艳霞,柯大钢;企业信息化灰色评价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05年05期
6 孔繁世;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岗,熊猛;浅析灰色系统的发展及其展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2 郭海洋;梁山;胡建;;河北省耕地变化与粮食产量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3 李海建,曹卫东,曹有挥;芜湖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规模预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陈其春,吕成文;含山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福生;岳志新;郭立稳;;煤炭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
6 徐新跃,方德胜;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7 李育枢,高广运,凌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方法[J];地下空间;2005年02期
8 肖世洪;靳晓光;;线性-非线性GM模型在围岩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9 刘吉平,张维江,姜淑英;吉林省粮豆作物低温冷害的预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高娃;包国华;;内蒙古生产总值的统计分析模型[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明;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相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王永岩;软岩巷道变形与压力分析控制及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3 刘理峰;配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组织方法及在运行与规划中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吴振锋;基于磨粒分析和信息融合的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5 牛东晓;非确定性工程项目计划管理的新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6 张怀清;基于Internet的林业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FINFOSYS)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7 张淑娟;基于GPS和GIS的精细农业田间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佘震宇;复杂经济系统演化建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宗坤;土石坝结构性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淑玲;断奶仔猪行为工程学灰色评价与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2 翁升;软基路堤最终沉降量的灰色预测及反演分析[D];华侨大学;2001年
3 罗战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吴传海;高等级公路二灰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综合评定及合理配合比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5 朱永升;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及风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6 郑照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7 庄咏涛;渭河临潼断面以上流域非点源总氮负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8 肖华;汉中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9 刘吉平;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地域组合规律及其预测[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春生;模糊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刘军跃,徐刚,黄伟九;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3 费军,陈绵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8期
4 石青,费军,余丽华;高校信息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8期
5 徐勉,王景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教育信息化;2003年10期
6 张成洪,高瑾,沈洪波,朱宇红,闫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3年12期
7 金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8 胡笙煌;层次灰色评价软科学研究成果[J];科学管理研究;1995年01期
9 唐志荣,谌素华;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3期
10 李恩科,马玉祥,徐国华;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分析法[J];情报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玉;杨云飞;张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2 孙汉群;;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2期
3 党保生;;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与学方式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范健;;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综合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8期
5 吴琼;吴秀辉;;浅谈高校英语的教育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6 马艳丽;付宏才;张竞舟;张天会;阳厚森;;云南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9期
7 史金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王斌;朱守业;刘苗苗;;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9 余胜泉;陶丹;;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3期
10 高铁刚;王酉婕;王蓉;;基础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黄晓霞;;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新型评价算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子建;曹道远;;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综合评价[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立杰;单彪;;基于OWA算子的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段宝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探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宗军;;复杂对象系统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环境的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邓长朋;;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沈占会;;利用网络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贞;方正君逸助力教育信息化[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受关注[N];山西日报;2009年
3 实习记者 郑莹莹 本报记者 周波;锦江区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N];成都日报;2009年
4 孙冬怀 记者 丁雷;西岗区教育信息化“领跑”全国[N];大连日报;2009年
5 记者 孙玲;教育信息化 点燃“涅i谩敝餥N];上海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钟伟;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商报记者 吴辰光;威盛搭建西部教育信息化桥梁[N];北京商报;2010年
8 记者 聂扬飞;推动基层教育信息化[N];安徽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于伟;沪电子书包有望5年内普及数字技术助推教育信息化[N];通信信息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张晓明 记者 杨雪煌;盘龙2700万完善教育信息化[N];昆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娄晶;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品勇;基于本体理论的网络教学适应性及其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思伟;面向数字化校园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2 张林静;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巍;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惠宏伟;面向数字化校园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荣;基于学校知识管理的中学教师教研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寺涌;中国法学教育网络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赵欣;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安胜;互联网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张建琼;综合评价理论在唐氏综合症筛查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孔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整合与重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34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3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