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观的剖析思考
本文关键词:人本教育观的剖析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人本教育观 逻辑起点 方法论 教育观念 重要贡献 社会发展 社会本位 教育本质 个体本位论 本原论
【摘要】:人本教育观是建立在对人本全新认识的逻辑起点上。人本教育观准确地把握"人"的意蕴,将"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人本是什么"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首要前提;人本教育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人本教育观在教育观念和方法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真解读人本教育观有着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本教育观 逻辑起点 方法论 教育观念 重要贡献 社会发展 社会本位 教育本质 个体本位论 本原论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人本教育观的逻辑前提1.人是什么人是什么?其实包括“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这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这一命题的讨论,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不同的认识,就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态度。首先,“人是什么”的问题。人是人体(身体、肉体)和有意识(会认知、思维和推理)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全华;;教师反思时认知冲突的生成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 李方;论教会学习与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明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招清;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文川;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参与式教学的调查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则幸;试论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J];江汉论坛;1980年05期
2 张全新;试论理论体系完备性的基本条件[J];东岳论丛;1980年01期
3 王定一;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起点是物尛生产[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魏德尧;;孔子思想的逻辑结构——兼驳《论语新探》一书中的有关论点[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Z1期
5 员力;;关于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问题——全国马哲史研究会首届年会侧记[J];学习与探索;1981年05期
6 彭立荣;实践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J];江淮论坛;1982年03期
7 ;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J];社会科学;1982年11期
8 叶汝贤;;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不是“人”,而是“人的劳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9 王锐生;;关于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意见[J];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10 肖鉀父;;王夫之的自然史观[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能;;思维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校系统’94逻辑学术讨论会述评[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动态[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4 薛克诚;;略论人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元兵;;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6 李承;王运生;;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A];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00年
7 董运庭;;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及若干问题(发言提纲)[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陈江;;论回溯推理的几种具体类型[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陶文楼;;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思维模式再探[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正堂;陶学禹;;企业家报酬决定的综合分析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杰;大庆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N];光明日报;2001年
2 沈荣华 易怀德;行政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李炳彦;展现科学理论创新的时代特征[N];中国国防报;2002年
4 易仁萍 王会金;试论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对象[N];中国审计报;2002年
5 ;文艺学的当代形态论[N];光明日报;2002年
6 王志耕;从失语走向历史透视[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陈兆yf;双元价值观:档案学研究的新思想[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李炳彦;生长在东方军事文化的沃土中[N];中国国防报;2003年
9 ;《环境经济手段研究》[N];中国环境报;2003年
10 余三定;历史哲学元问题的创新之作[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作钦;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现实结合——从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理论视角审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田崇雪;感伤与艺术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尹卫东;哲学视野中的西方管理思想流变[D];苏州大学;2002年
4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5 黄健;意义重构中的缪斯[D];浙江大学;2004年
6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田凌晖;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塑[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庆利;功利主义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9 赫然;行政相对方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钱大军;法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瑞环;邓小平法治思想论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章元;国有产权退出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覃正宇;控股公司财务运作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秦力;企业财务报告体系完善与发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5 尹红英;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覃志红;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的规律性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唐炎;体育学学科体系现状考察及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9 邱毅琳;抽象·水墨[D];厦门大学;2002年
10 瞿守印;冲突与整合[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71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7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