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兼论教育应该怎样关涉幸福

发布时间:2017-08-16 03:17

  本文关键词: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兼论教育应该怎样关涉幸福


  更多相关文章: 德性 幸福 哲学教育


【摘要】:幸福乃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教育关涉幸福,这是不证自明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教育要不要关涉幸福,以幸福为基本价值诉求,而在于,教育究竟应该关涉怎样的幸福,何种幸福本身就内含着通向幸福的路径。而幸福问题的根本,乃在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的冲突无疑是贯穿人类生活始终的基本问题,甚至是事关个体存在的中心问题。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揭示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冲突的不可避免,以及哲学教育的艰难。随着现代社会的民主化,民众生活在现代化中的位序提升,哲学生活在物欲化的生活中日趋晦蔽,这进一步加剧了哲学教育的艰难。在今天,教育哲学就是要为哲学教育提供辩护,或者说为哲学生活提供教育的辩护,以此为我国微弱的哲学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者人文教育,提供内在的支持。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德性 幸福 哲学教育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哲学生活作为对理想事物的观看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篇首,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些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地洞里,他们的脖子和腿脚都捆绑着,不能动,也不能扭头,眼睛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背后有火光,在火光与他们之间有一道矮墙。另有一些人如同演木偶戏般高举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古代希腊的灵魂观念及其历史演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璞;;艾伦·布鲁姆的大学教育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陆有铨;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4 沈文钦;;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5 冯燮刚;李子奈;;经济学的困境与行为经济学的解构[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6 邓亚雄;《伊利亚特》中的史诗明喻及其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胡孝根;;柏拉图《理想国》的诗教思想研究[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8 袁久红;陈培永;;福山政治哲学视野下的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孟星;分工与城市化:一种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及其现实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彭进清;吴丽萍;;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钟锦;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章延杰;论政府信用[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宏芬;教育正义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曙辉;建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D];东南大学;2004年

2 刘麒麟;家园下的张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社会法制建设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兴凤;施特劳斯解释学方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涛;“教授治校”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引进的回顾与反思[D];山西大学;2005年

6 罗杉杉;柏拉图女性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晓东;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种结合辐射诱导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8 周海华;高校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李蕴慧;颠覆与超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沈迪;在恐惧中寻求安全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伟;;做个幸福的校长[J];山东教育;2011年13期

2 陈宪恩;;试论教育如何成就幸福[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3 吴晓云;;爱,让幸福之花绽放[J];青年与社会;2011年03期

4 李义安;张金秀;;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7期

5 李长伟;乔资萍;;知识、德性与教育——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第二部分评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6 陈朝祥;;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J];华章;2011年13期

7 李伟胜;;在激活生命的过程中生成教师幸福——关于教师幸福的三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8期

8 戴荣;;教师幸福的“一体两翼”[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8期

9 田玉良;;教师,如何快乐[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10 陈静;;心若在,梦就在[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沙洪泽;教育——为了人的幸福[N];光明日报;2002年

2 安武林;对于幸福时代的一点忧虑[N];检察日报;2000年

3 大学教师 周云;心理教育不能有违德性[N];东莞日报;2010年

4 ;教育的使命[N];解放日报;2011年

5 田华;情感,应贯穿教育始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朱永新(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陈晓华;审视“爱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 张诗亚;关于“教师是谁”的追问[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袁卫星;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怎么办?[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姜泓冰;教育≠成功学[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道德教育中的过程性理念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于洪燕;中西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教育意义[D];西南大学;2006年

3 孟繁胜;国际视野下教师人性及其发展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范燕萍;品味教育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桂琴;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下非行政性组织的创建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海燕;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飞跃;儿童同情丧失与学校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章乐;论道德内化的类型[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丽平;当前学校发展性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强;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1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81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9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