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师范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04:00

  本文关键词:师范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师范大学生 双性化人格 心理健康


【摘要】: “双性化”(androgyny)概念在心理学范畴内,一般指两性心理特征的结合。自Bem以两性气质是两维结构的理论假设编制Bem性别角色量表(BRSI)之后,开始了双性化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双性化个体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但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争议。 本研究运用形容词评定法编制了“师范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效度较好,采用此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重庆市四所高校的师范专业大学生475人进行了测量。经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整体上,师范大学生性别类型分布特点为双性化者最多,说明双性化人格特征成为当代大学生理想性别角色的发展趋势。 (2)从性别比较看,男生中双性化比女性中双性化多,男生中双性化比例居多,女性中未分化比例最高。 (3)从专业比较看,艺术专业双性化比例高达41.89%,在理科学生中男性化比例远远高于文科学生男性化,相反地,在文科学生中女性化比例大于理科学生女性化。 (4)从年级比较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双性化比例低于大四学生。 (5)师范大学生的SCL-90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说明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 (6)师范大学生中,双性化心理健康最佳,其次为男性化、女性化以及未分化。男性正向特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 双性化人格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1 问题提出6-7
  • 2 文献综述7-16
  • 2.1 基本概念7-9
  • 2.2 对双性化人格的测量9-11
  • 2.3 关于双性化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11-12
  • 2.4 师范大学生人格的研究12-13
  • 2.5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13-16
  • 3 研究目的与假设16-17
  • 3.1 研究目的16
  • 3.2 研究假设16-17
  • 4 研究1 师范大学生性别角色问卷的编制17-25
  • 4.1 研究目的17
  • 4.2 研究方法17-18
  • 4.3 结果18-25
  • 5 研究2 师范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5-31
  • 5.1 研究目的25
  • 5.2 研究方法25-26
  • 5.3 研究结果26-31
  • 6 总的讨论31-36
  • 6.1 关于测量工具31
  • 6.2 师范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31-34
  • 6.3 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34
  • 6.4 师范大学生双性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4
  • 6.5 本研究有待改进和深入的方面34-36
  • 7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录40-47
  • 后记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雪梅;青少年性别角色性度、外在仪表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卫丹;高知女性双性化人格特征与择偶偏好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莉;大学生对婚礼仪式态度的性别差异[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4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34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5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