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关键词: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摘要】:本文从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韧性的因素,探索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职业意识教育、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引入导师制、调动社会支持等途径,逐步培养护生的心理韧性。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作为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机制,受社会、学校、就业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影响,其提升策略应注重发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韧性 适应能力 压力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韧性(Resilience)原本是物理学概念,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的回弹能力。心理韧性是指机体应对压[1]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也是个人应激[2](stress)和应对(coping)的正面结果。大学生在校时期是树立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个体在认知、情感上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永凤;;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刘珍莲;浅谈护理专业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J];护理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钧演,涂敏霞;当前青年面临的压力及其应对方式[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陈建文,王滔;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几个基本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3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万茗;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浅析[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6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增杰悼词[J];心理学探新;1986年03期
2 许淑莲 ,朱琪;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议纪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3期
3 廖洪薇;流行歌曲与大学生心理[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曹卿佐;;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88年09期
5 王万侠;注意心理卫生 保持身心健康[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6 陶国富;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及其导向[J];社会科学;1989年12期
7 胡月星;情绪障碍,大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诱因[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 田玉琴;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矛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9 肖建文;;谈谈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1990年01期
10 宁坚;;谈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辽宁教育研究;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珠;;非师范院校心理学公共课教学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周春开;;关于高校心理咨询的思考——兼谈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几个主要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何昭红;;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邓旭阳;郭晋林;王小玲;周曼云;李学海;;团体心理训练促进大学生个性与能力发展研究[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贾玉梅;;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实施构想[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郭爱昕;;越轨行为与大学生心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周平;;论学校教育中大学生心理缺陷的识别与矫治[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杜拥平;;略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刘志伟;张兴波;;高等农科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王勤;;理想与现实:新生心理适应的重要课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梦茹;如何调节现代人的心理失衡[N];光明日报;2000年
2 记者 靳玮;部分大学生有心理障碍[N];健康报;2000年
3 程守勤 邓旭阳;用心理剧开启心理疾病患者的心扉[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记者 吴芳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到底多少大学生有心理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吴芳和 通讯员 张灿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心理健康教育“瓶颈”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杨新生;现形势大学生心理压力如何缓解[N];发展导报;2001年
9 邓柳洋(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大学生怎样看待“隐私”[N];广西政法报;2001年
10 朱文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规范化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庆建;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3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程鲜彩;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郑州大学;2001年
7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华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92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9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