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
本文关键词: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
【摘要】: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是体验学习与课堂文化的有机结合,它承载着自主性、生活性、超越性、交往性等文化品质。建设这样的课堂文化,从内容上来说,就是要建设以体验为目标、以体验为中介、以体验为过程、以体验为结果的课堂文化;从策略上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体验学习观为指导,以课堂形态的转向为依据,以建设者的文化自觉为驱动。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体验学习 课堂文化 文化品质 课堂文化建设
【基金】:辽宁省教育规划项目“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060010)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一、解读:对三个概念的内涵分析(一)对体验学习内涵的分析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而后相继传到世界各地。目前国内对它的研究和运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关于体验学习的含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许多学者从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四耕;;体验: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嘉毅,李志厚;论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3期
3 张晓东;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8期
4 肖川;体验:从知识到教养的中介[J];中小学管理;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霞;;从体验看“自然习得顺序”假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2 吴耐军;;高师教育类课程“角色体验”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陈桃;;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蔡文丰;张仁芳;杨晓霞;;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王凤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孟鸿云;;谈新课标在体育教学中的尝试[J];成才之路;2008年35期
7 施静;;高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应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0年32期
8 文军;贾立敏;;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9 李琳;;英语整体性教学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2期
10 陈光军;;论幼儿园课程的文化价值[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男;;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7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英;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莉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课程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微华;体验学习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威灵;中学英语体验式学习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湘;论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炜娟;文言文活动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梁颜;在小学语文课中实施体验式环境教育的方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敖丽娜;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清华;;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应注重体验学习[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年03期
2 仲荣海;;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提高[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8年10期
3 刘旭慧;;体验学习的职业教育视角[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1期
4 童国嘉;;体验学习:语文智慧生长的有效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8期
5 谢锋;;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24期
6 商利民;案例:归还儿童的天空[J];广东教育;2003年12期
7 代桂芝;强化“体验学习”[J];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07期
8 王灿明;;体验学习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2期
9 毕克勤;;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体验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翠平;;数学新课标下的“体验学习”[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男;;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陈伯超;张艳锋;;关于沈阳市铁西工业区改造过程中的文化品质问题[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3 孔国娟;;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陈红梅;;用心灵游戏 助人格完善——心理健康课体验学习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铁瑜;;适应时代需求,改变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6 陈芯;;体验性学习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王志贵;;设计主导开放的教学流程 调控多元体验学习的形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孔国伟;;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草园——数学教学“体验学习”的追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陈超;;论中国武术文化的先进性[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过春燕;;让体验学习走进语文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黛梅 书评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品质[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蒋心怡;让奢侈带来文化品质[N];中国服饰报;2005年
3 下陆中学 宋毓彬;多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N];黄石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苏军;“动”中体验学习的欢乐[N];文汇报;2003年
5 魏建武;如何实现体验学习[N];甘肃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许来伟;彰显一个城市独尊的文化品质[N];焦作日报;2011年
7 袁爱俊;提升学校文化品质[N];人民日报;2008年
8 李立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牡丹的文化品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何坊乡头堡小学 刘丙娥;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N];学知报;2010年
10 华天作;构建品牌,怎能忽视文化品质?[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霄鹏;文化品质[D];清华大学;2003年
2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颖立;体验式虚拟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大松;产品设计的形态观及形态品质塑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邓鹏;游戏成瘾机理及其在娱教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琳;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与新安籍画家群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青;体验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鸣;科学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允龙;体验学习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树君;地理活动的体验学习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5 李梅;体验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微华;体验学习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丽华;体验学习对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8 杨敏;基于生活原型的体验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蒋敏;高中化学体验学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睿;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5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9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