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教育:回归人的本真存在
本文关键词:体悟教育:回归人的本真存在
更多相关文章: 实践存在论 觉悟 体悟教育 本源性 生存状态 实践活动 生存问题 本真 回归 人之为人
【摘要】:教育应该关涉人的生存,认识人的生存特性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实践表征着人与世界之间最为本源性的关系,也是人之为人的深层根据;悟性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实践与觉悟是人"本源性"的生存特性。体悟教育彰显人的这种"本源性"的生存特性,是人生存状态的澄明与回归,因而它是回归人本真存在的教育,并且可以引领人走向美好人生。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 觉悟 体悟教育 本源性 生存状态 实践活动 生存问题 本真 回归 人之为人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教育是培养人的,但仅仅一句“培养人”并未言说出教育的丰富内涵。在灌输式的教学、知性化的教学中,人或是被当成了容器,或是被抽象化了,并不是活生生的人本身。在其中,人性被设想为固定不变、可以预先规定好的。这样,教育就外在于人,是与人的生存断然二分的。实际上,预先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4期
2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陶秀t,
本文编号:815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1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