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中外比较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学校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中外比较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文化 组织文化 校园文化 历史演进 国际比较
【摘要】: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有之,根据西方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分析,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文化过程",它与文化同时发生和发展。国外学校文化研究经历了从组织文化到学校文化的过程,而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经历了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演变。这种变化既是学校文化理论研究视角的不断调整和价值取向的不断更新,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转向。
【作者单位】: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学校文化 组织文化 校园文化 历史演进 国际比较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有之,根据西方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分析,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文化过程”,它与文化同时发生和发展。学校是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是人类实施教育活动的最“合法”的机构。学校虽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学校自产生以来也便是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宏;;组织文化研究的演进与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季诚钧;肖美良;;中外学校组织文化研究之比较[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杨全印,赵中建;我们是这样研究学校文化的[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生;;关于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2 赵蕾;;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思想沟通[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强海燕,托尼·布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英学校管理个案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新方法:行为契约[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刘丽晶,武艳君;网络浪潮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赵玲;论教师外在形象的相悦性[J];成人教育;2005年03期
7 田春利;重点高中班主任班级观念的实证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李們;学习支持系统三元素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9 陈淑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图书馆[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10 庞青山,强丽;论大学学科组织及其特征[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再论高校恰当定位为何这么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2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栋梁;论和谐社会的行政文化建设[D];重庆大学;2007年
2 柳国辉;关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汤文钦;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学校管理的一对基本范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瞿卫星;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成功的内在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祖明;素质教育的视角:校内考试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国书;论我国公立中小学学校决策中的教师参与[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雯;校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校本管理实践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聂慧;试论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樊陈琳;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晓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琼;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2 唐京,陈卫旗;从“组织气氛”到“组织文化”——概念发展的逻辑[J];心理学动态;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辉;;校长走向文化领导的困境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7期
2 陈雨亭;;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文化创新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涛;;试论中美学校文化的差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4期
4 谭小金;;重构学校文化 打造新型教师队伍[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5 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年04期
6 班建武;;学校德育问题诊断刍议[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7 张爽;;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意蕴与创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8 刘云生;;学校记忆:一座教育的富矿[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1期
9 顾文秀;;学校内涵发展: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10 朱皓;;抓好学校德育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黄长荣;;用SIS经营学校文化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李庆忠;;文化立校[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淑华;张晓丽;;大学组织文化对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机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钟燕;;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晓丽;张淑华;于文明;徐长江;;领导行为与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子权;;增强学校发展力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秦宗红;;民办学校的制胜之道——论如何打造民办学校核心竞争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9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10 刘军;;制度创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铁军;走向文化的几点思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2 江苏省教科院 成尚荣;学校文化的目光应投射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 桑新华;关于学校文化的初步解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王继华;学校文化“三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吴景寅;浅谈学校文化的经营策略[N];承德日报;2011年
6 河北省承德县教育局 陈英春;学校文化是闭合的“场”[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天津市河东区教育中心主任 王贺海;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N];天津教育报;2008年
8 温淑敏;构建有时代精神的学校文化[N];天津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咏梅 华跃;淮安: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学校文化[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校长 臧动;文化与学校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6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彩红;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宏伟;论企业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静文;“微笑行动”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菲菲;学校改进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视角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艳玲;构建安全学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谭月娥;学校招贴画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海燕;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6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1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