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一所农村学校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努力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一所农村学校的个案研究
【摘要】:课程实施是课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课程设计只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使课堂教学发生真正变化。因为课程实施是"一个预期的课程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的"过程,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又受到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有效进行课程实施的操作原点。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 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 认识 专业素质
【分类号】:G451.2
【正文快照】: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和关键。要使课程改革真正取得实际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并将其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最后要通过教师的理解变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在课程改革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部分实验区评估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彭虹斌,程红;我国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新;孙祯祥;;师本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12期
2 王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生长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邹斌;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4 吴卫东,彭文波,郑丹丹,陈近;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熊宜勤,宋凤宁;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特征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濮安山;;高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7 谢利民,杨喜凤;新课程改革:影响有效实施的因素透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昌庆钟;关于高师学科教育学课程重建的若干设想[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彭虹斌,程红;我国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10 卢秀琼;;渝东南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发展[J];教育评论;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怀柱;;删繁就简 感知生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张惠琴;;小学教师认知与实施新课改方案的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文化哲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晓昆;综合理科课程的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智博;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惠芳;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雷顺利;集权与分权的平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喜海;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兴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内容设置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庆全;高师数学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改琴;中学教师探究式教学观念及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3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4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言;只争朝夕育人才——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研究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王焕勋;解放思想 改革语文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时宗本;我们是怎样讲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坚持以教学为主——湖北省三十年高等教育的回顾[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徐善广;努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蒹论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8 杨先昌;化学计算教学问题的研究[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9 季文德;谈谈当前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参加部分省市化学教材改革座谈会的体会[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10 兰松华;从1979年高考试卷成绩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尚进;;高校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内容改革初探[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周箴;;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与高等学校编制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徐燕飞;;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教师队伍人数的构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于义良;安建业;;X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苏渊;徐通;王永午;赵璐tD;须倩;;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致病因素探讨[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匡晓燕;;浅谈病理教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张爱秀;;对优化病生教学技巧的探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于振健;戴晓明;;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郑金峰;;讲好病生重点目标内容的做法和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孙鹤娟;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依赖教育[N];吉林日报;2000年
4 记者 苏军;研究性学习列高中课程[N];文汇报;2000年
5 万燕;日本:着力培养学生生存能力[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记者 李建平;全国普通高中将使用新课程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就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专家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张纪欣;怎样引导研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付英;机械系统分析理论CAI自学软件[D];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年
2 郑力明;基于TCP/IP网络的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叶涛;分布式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一)[D];燕山大学;2000年
5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金株希;从一次观摩课谈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邓小玲;大学生基础英语写作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高凤花;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20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2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