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课”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论“说课”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摘要】:"说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当然也是师范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师范生中开展"说课"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是缩短由师范生到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距离的一个良好渠道。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关键词】: 说课 课程改革 师范生 教师 综合素质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载体。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是辅助教师顺利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大部分高师院校除了继续抓好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了“说课”这项新的研究性活动。“说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菊;申传胜;;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2 吴艳玲;;课堂教学中课程权力运用失当例谈——以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相交(垂直)”一节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3 张红梅;李劲松;;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出路探究[J];新西部;2010年01期
4 郭太生;;科学推行养成教育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J];政府法制;2010年05期
5 吴青;胡兴昌;;台湾高中生物科课程暂行纲要与大陆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之比较[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6 朱开秀;;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业;2010年06期
7 王海燕;米伟娜;;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改的心理适应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8 潘涌;朱嬉;;新课改最前卫的课堂:释放学习者的表达欲——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印象[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1期
9 温儒敏;;语文教育研究的困扰与前景——《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前记[J];语文建设;2010年02期
10 郑少山;;物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红军;;试点工作背景下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实践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3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4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李寒斌;;浸入式英语教学渗透到体育活动中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周陆妹;;以乡土体育文化为载体 探索课程园本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农克宁;;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刘晋辉;;浅谈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张杏芳;;教学相长——课程改革中教师发展的研究之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允oa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把握教学研究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朱哲;狠抓落实着力解决教育突出问题[N];光明日报;2010年
3 王敏勤 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教授;课标和教材很重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柯进;台湾教改在争议中艰难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丰捷;培育英才我们还缺什么[N];光明日报;2010年
6 镇江市教育局局长 刘国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杨世宗;转变教学观念推进课程改革[N];楚雄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江芸涵;德育课开卷考 综合实践课成必修[N];四川日报;2010年
9 巩留县塔斯托别乡库克塔拉学校 巴特尔;用新的评价标准积极应对新课程[N];伊犁日报(汉);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高明;通江实验中学强化师资培训[N];巴中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红洋;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迪;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文娟;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杰;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艳伟;中学物理教师课程反思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颖;新课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实施困惑及解决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褚艳霞;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丹;对北京农村高中数学教师新课程适应性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永花;一所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高飞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及改善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6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2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