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其功能属性
本文关键词:教学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其功能属性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活动 生成过程 功能属性 教学主体 教学客体 内部活动 主动建构 双向对象化 学生个体 相互作用
【摘要】: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主体—客体关系、主体—主体关系和主体—自身关系的三重结构,包含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活动、行为与操作之间的相互转化,外部活动的内化与内部活动的外化,以及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与师生之间的社会建构四种内部转换过程,由此形成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质以及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功能实现机制。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学活动 生成过程 功能属性 教学主体 教学客体 内部活动 主动建构 双向对象化 学生个体 相互作用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教学活动的生成性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在教学活动基础上实现发展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这是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认为,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教学主体与教学对象之间能动而现实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教学活动内部若干相互转换、转变的结构和过程。正是这些相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中英;关于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路红;在游戏中成长——试论居住区儿童游戏环境设计[J];安徽建筑;2005年04期
2 季国清;权力话语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式的知识生产[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3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5 石中英;;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6 杨雪;论皮亚杰对活动教学法的贡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7 李建华;论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指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孙璐;马颖;刘电芝;;儿童视空间表象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李芒,李莎,王海燕;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含义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10 陈新汉;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和哲学的价值论转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务刚;;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柳士彬;遮蔽与澄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海英;智慧的翘翘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磊;游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晓峰;认知与良知[D];厦门大学;2002年
5 刘玉静;认识论视野中的教学评价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方钧君;学前儿童个体差异的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胡军;试论主观世界改造中的认识能力的改造[D];湘潭大学;2003年
8 田鹏;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易三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原理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泽军;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清 ,卢希让;寓德育于智育之中[J];兰州学刊;1980年01期
2 王基;程式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吴文侃;当前苏联对教育内容和教学工作体系的研究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4 甘清波;论课堂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5 吕锡怡;怎样上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育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朱梅林;我对课堂讲授的一些认识和做法[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7 ;三年师资培养工作的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8 姚馨丙;“公开课”小议[J];江苏教育;1980年02期
9 赵振海;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10 邵明德;如何组织课堂教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Y,
本文编号:83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3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