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优生与差生成败归因、成就动机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6:42

  本文关键词:优生与差生成败归因、成就动机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败归因 成就动机 优生 差生


【摘要】:目的探讨优、差生的成败归因和成就动机差异。方法采用归因和动机量表对初中优、差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成功情境,优、差生能力(F=4.64,P0.05)和教学质量(F=12.37,P0.01)归因城乡差异显著;②失败情境,优、差生教学质量归因城乡差异显著(F=10.87,P0.01);③优、差生避免失败动机城乡差异显著(F=8.29,P0.01)。结论优、差生成败归因与成就动机差异显著。
【作者单位】: 中国.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
【关键词】成败归因 成就动机 优生 差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归因(attribution)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既往对中学生归因与成就动机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年级、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1,2]。区分出优、差生,探讨成败归因与成就动机差异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文通过优、差生的成败归因及成就动机的比较研究,揭示优、差生成败归因与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国良,王永丽;学习不良儿童归因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2 王凯荣,辛涛,李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毅嘉;;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2 魏源;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吕勇,阴国恩,练永文;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学习动力的相关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4 沃建中;孙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5 程利;何长仁;;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慧;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胡桂英,许百华;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4期

8 钱迎,李秀芹,韩仁生;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马翠凤;;中学生学习动机等因素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1期

10 易晓明,李斌洲 ,傅和平 ,雷志术 ,何宏英 ,俞丽莉 ,胡余军 ,朱丽;学习优秀与学习不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归因的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南开大学;2002年

4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杨小虎;英语听力学习中提取抑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6 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昊;中学生语数动机信念、目标定向、成败归因的特点及对成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2 胡桂英;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王翠萍;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于志涛;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夏勉;认知动机变量与心理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亚云;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高考成绩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孔海燕;青年女性的成就动机与归因特点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军;对吉林、辽宁两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成就动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大鹏;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先友;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1期

2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萍,韩向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测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2 张莉;论家庭与儿童的成就动机[J];教育探索;1999年02期

3 张久祥;;两个游戏,测出你的成就动机[J];祝你幸福(知心);2011年07期

4 张淑华,唐学平;关于儿童成就动机状况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 刘仁凯;;中小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励与强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年06期

6 林l司,

本文编号:842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42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3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