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7-09-26 20:31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 女子教育 思想


【摘要】: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肇端、形成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从戊戌时期强国保种的时代需求中萌生的倡兴女学的思想,到辛亥革命时期对培养女子国民教育理想的追求,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思考和如何真正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的探索。纵观其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女子教育思想的演变总是与时代的主题紧密相联,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关键词】近代 女子教育 思想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与迅猛而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兴起了女子教育。近代女子教育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最终纳入学制系统是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宣传倡导密不可分的。在此过程中他们对女子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追求,提出了种种精辟独到的见解。尽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蓉;李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系列[J];甘肃农业;2006年01期

2 江立华;鲁小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丽丽;甘美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07年04期

4 王博;;关于长沙市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8期

5 陈家林;“片面的共同正犯”若干问题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马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9 项念东;梁启超的“诗史”观——《饮冰室诗话》的若干诗学思想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杨涛;;析梁启超的虚金本位制货币理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玉海;;中国现代社会思潮的特点[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匡民;;甲午前后中日官绅之间的认知与交往[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俞祖华;赵慧峰;;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7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高月仓;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筱婷;“自致”与“规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任佳慧;农民工子女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状况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张萍;关于顺德外来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庆涛;论平等受教育权[D];山东大学;2007年

5 邸丽丽;论政府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责任和措施[D];吉林大学;2007年

6 冯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武强;农民工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7年

8 杜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梅;上海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钱薇;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礼吾;鲁迅旧体诗臆说(续)[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唐_";书城掠影——日本纪行之一[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3 李永协;中国资本主义思潮的前驱者——魏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姜义华;论近代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朱维铮;跋《夏曾佑致宋恕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杨立强;青史凭谁判是非——略论辛亥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立宪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7 冬青 ,大松;关于义和团是否反封建的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8 魏长洪;新伊大都督府与沙俄关系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陈胜|,

本文编号:925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25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