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我国教育评价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09-26 20:32

  本文关键词:我国教育评价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评价 科学观 方法论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后现代主义


【摘要】: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向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由于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水平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共七种:(1)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的,或人文主义的,或后现代主义的。(2)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整合。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教育评价 科学观 方法论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后现代主义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任何科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假设和前提,,这些假设和前提决定了研究者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以及怎样研究。由于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是随着哲学理念的更新和科学视野的转换而发展变化的,因此,研究者所持有的哲学理念和科学视野又决定了其进行研究的科学观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景英,梁红梅;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5期

2 叶显发;教育评价基本范畴的异动与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4 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冯永潮;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刘志军;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刘志军;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8 贺武华;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观简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爱莲;激疑设问中教师角色的新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胡锋吉;季旭峰;;论可持续的学生评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韩传信;建立发展性的学校评价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王朝晖;数学教育评价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孙志新,聂志强;对改革田径教学现行考核方法及标准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6 刘尧;论教育评价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张东娇;美国学校质量评估制度的审视与启示——认证制度和蓝丝带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刘淑芸;;2007版澳洲质量培训框架下海外项目质量评估的实践研究——以澳大利亚海外项目“博士山学院—上海电机学院”质量审查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9 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再兴;体育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与综合评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艳云;;教师评语研究的进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齐梅;;考试与教育评价理论的沿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陈采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结构[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张广辉;;两种教师评价的比较与整合[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微微;基于web日志的网络课程使用状况信息采集及评价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志宏;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怀芳;国内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9 袁恒生;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用楼;基于教师发展的中职语文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凯,徐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2 刘尧;关于教育评价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从我国的教育评价学研究谈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王景英;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三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6期

4 刘啸霆;评后现代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5 孙伟平;价值定义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6 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7 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8 刘志军;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9 常亚慧,林澍峻;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10 王靖;试论后现代思潮的价值及其在教育中的体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释义学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刘永林;;校本教研及其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抉择[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陈立新;;近代科学的形成、内涵争论及其检验标准评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黄聚云;;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若干方法论评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8期

5 乔恩·R.泰勒;许谣;;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为何混合式方法论路径更适合中国[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6 李本松;;孔德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和宗教观探解[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李本松;;对孔德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和宗教观的探解[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陈涛;;个案研究“代表性”的方法论考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李翔宇;徐云;;浅论孔德实证主义对管理过程论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王志永;;论传播学研究中两种方法论的融合[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靠华;蒋艳辉;李斐;;复杂性科学对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方法论意义[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芮国强;;行政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及其方法论意蕴[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史研;;第10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5 高峰强;;论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确立[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赵宏;汪浩;;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组织性及其方法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7 王应云;唐建初;;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乐明;;工具理性主义及其批判——兼论经济理论的评价标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严跃成;阿肯江.托乎提;吉尔格;;谈结构力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蕾蕾;;翻译《文化地理学手册》,理解地理思想和方法的创新[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芒;涂尔干宗教学方法论的误区[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方法论与科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宝丽娜;倡导建立“现代中国学方法论”的重要尝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刘堡;邓小平关于党领导统战工作的方法论[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李宣俊;谈学校减负工作中的方法论[N];法制日报;2001年

6 侯且岸;“西方文明的本土化”[N];学习时报;2006年

7 曹恺予;一本杂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张保振;管理三题[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富民强市需要新的方法论[N];益阳日报;2008年

10 李秀宝 李桢盛 张长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N];解放军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祥;实证主义抑或自然主义?[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贺建芹;行动者的能动性观念及其适当性反思[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立平;居民消费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韩静;对当代建筑策划方法论的研析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8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俞U

本文编号:925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25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