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探源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探源
【摘要】:本文试图追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和心理学渊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假设,探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科院 徐州师范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观 职业教育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心理学在教育实际领域的可应用价值,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1]的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图追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文兰,杨开城;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暨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丁家永;建构主义与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4 章建跃;建构主义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数学通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雯;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赵文学;;建构主义观照下的英语教学改革[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继颖,张振亭;关于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环境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韩瑛;钟志强;;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哲学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5 李立安;“问题解决”教育模式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许其州,李德清,赵庆芝;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探索[J];大学数学;2004年04期
7 黄兰,戚绍斌;皮亚杰理论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康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傅钢善,孟小芬;建构主义:且深思慎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朱晓斌;课堂讨论的十大心理学原则[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秀梅;建构主义与中学数学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庆奎;数学学与教的建构主义视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继颖;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环境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伟平;谈整合在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科敏;探索性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及其设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旭玲;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柳英林;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堂教学活动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姚静静;初中生阅读交互教学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9 阳泽;团体合作认知影响学生几何概念结构表征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洪叶;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情境下影响学生建构知识深度的外部因素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2 丁家永,武保平;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测量与评价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郑毓信;数学学习心理学的现代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1997年01期
4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gg ,高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训练教程(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唐美华;我是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写短文的[J];安徽教育;1981年03期
3 ;新编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一册简介[J];人民教育;1982年04期
4 周玉林;小语第二册第30课教案 司马光[J];安徽教育;1983年03期
5 吴晓茵;小语第二册第40课教案 大熊猫[J];安徽教育;1983年03期
6 曾德聪;;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德育的培养目标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7 郑日金;;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学生守则》的教育[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8 雷富勋;;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世界观“红”化的奠基石[J];新乡医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9 朱常宝;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1985年02期
10 常校珍;朱熹的学习观[J];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孙燕青;;中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覃祖军;;从数学教学实例谈建构主义[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姜世芹;任志强;;建构主义理论在师训教学中的运用[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 冷英;莫雷;;隐含因果关系对不同阅读者确定代词意义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邓利;刘儒德;;小学生语文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孙建武;刘静;窦向凯;;数学概念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的探索[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8 柳明旺;;浅谈大学生知识经济时代新学习观的培养[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纪敏;;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管保国;;基于CAI课件的教学设计探索与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梅;学习观的三个转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记者 熊金超;武汉开创城市社区建设新模式[N];经济参考报;2001年
3 鲁洁 吴慧珠 李季湄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王雄;研究性学习与体验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黄应会;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N];光明日报;2002年
6 贾海峰;理解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内涵[N];工人日报;2002年
7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8 高文;《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策划由来[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苏婷;把“牛劲”用在服务上[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达;民营企业家畅谈成功经验[N];重庆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冷英;文本阅读中目标信息整合方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5 王瑞明;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慧;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琳;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4 程艳红;化学建构性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庞璐;对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的探测性研究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松鹤;建构主义在生物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吉丹如;建构主义教育观与中学教学素质教育[D];扬州大学;2001年
8 仇建平;珠海初中生学习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邓燕;建构主义对数学创新教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60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60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