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改革”的情景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7-10-03 18:07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的情景化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阐释 话语 反思 英语教学 课程改革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在中国已如火如荼展开,一系列的新理念随着新教材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运用和一系列新课程活动的开展而在中学里作为一种话语流行。新旧理念在不断地交锋和碰撞,要想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关键还在于教师对新课程要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然而,调查表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或肤浅,或片面,或甚至是错误的。这直接导致一些不恰当的课堂教学行为。 本文研究通过对浙江省一所普通高中两位英语教师的访谈和对她们的教学活动的观察,旨在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现状和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从而为课程改革期间的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作用。具体来讲,本文主要研究三个相关的问题:1、新课程话语对高中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活和教学实践有何影响?2、如何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来理解这些影响(困惑)?3、教师如何更好地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自我发展?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新老两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做了纵向深入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她们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创造性,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单一性.要想改变现状,从而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发展和教学效果得以提高,还要反思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学目标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达成。听说读写测试一体化等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阐释 话语 反思 英语教学 课程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23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7
  • 摘要7-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1
  • 1.1 The origin of the study8
  • 1.2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Innovation8-10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0-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21
  • 2.1 New curriculum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eachers11-12
  • 2.1.1 New curriculum:its characteristics11-12
  • 2.2 Paradigm Shifting in Curriculum Research12-14
  • 2.3 Linguistic Turn in Curriculum Studies14-16
  • 2.4 Curriculum theories in post-modernism education16-21
  • 2.4.1 Post-modern age16-18
  • 2.4.2 Doll's curriculum proposal18-21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21-27
  • 3.1 Research methods21-24
  • 3.1.1 Case study21-22
  • 3.1.2 Narrative Inquiry22-24
  • 3.2 Data Collection24
  • 3.3 Data Analysis24-25
  • 3.4 Participants25-26
  • 3.5 Procedure26-27
  • Chapter Four Research Results27-43
  • 4.1. Lucy:From complaining towards self-reflection27-35
  • 4.1.1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28-29
  • 4.1.2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abilities29-30
  • 4.1.3 Self-reflection30-35
  • 4.2 Eliza:Conceptualizing teaching as a way of survival35-41
  • 4.2.1 The issue of integration36-38
  • 4.2.2 About transmitting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abilities38-41
  • 4.3. Understanding teachers' reflection41-43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43-48
  • 5.1 Main findings43-44
  • 5.2 Implications44-45
  • 5.3 Limitations45-48
  • References48-54
  • Appendices54-72
  • Appendix Ⅰ Transcription of Interview with Miss Lucy54-63
  • Appendix Ⅱ Transcription of Interview with Miss Eliza63-70
  • Appendix Ⅲ A Teaching Plan From Eliza's demonstrative lesson70-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初阳;引导学生自由探究文本——我教《烈日暴雨下的祥子》[J];教育科学论坛;2003年12期

2 梁杰;;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学语文;2003年09期

3 宋戈;;关爱生命 关照心灵 关注成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3年Z1期

4 邬秀娟 ,禹红;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辽宁教育;2004年Z2期

5 ;关于开展“‘理想杯’新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主题征文活动的启事[J];校长阅刊;2004年04期

6 张景凯,王德全;浅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J];鸡西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沈义良;;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年26期

8 李宁,张贤蓉;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9 师延苓;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与功能[J];吉林教育;2005年03期

10 孙铁石;教育行政部门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J];吉林教育;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勤娣;尹东妹;;反思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郝文凤;;新课程高中英语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志前;;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郝健;;几个语文教学现象留给我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陆守明;;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唐炎;郭礼;禹文;;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云 王桃兴;楚雄市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N];楚雄日报(汉);2010年

2 李宝庆 靳玉乐;协商课程对新课程改革有何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赵小雅;在反思中前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吕益新邋本报记者 蓬国龙 周军;实施新课改 促进新理念[N];黔西南日报;2008年

5 晴隆县大田中学 华媛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 谢丽卿;坚定信念 强化意识 优化方法 提高成效[N];山西科技报;2010年

7 任杰慧;新课程改革呼唤高素养的语文老师[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蒋国和 (作者系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校长);用科学发展观把握新课程改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陈善哲 王娜;当新课程改革遭遇高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 董大肆;新课程培训不是走过场[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鸿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雁玲;行动研究中高校外语教师研究能力的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马冬丽;大学英语课堂沟通式互动实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安琳;教材对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7 肖珑;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10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腾;“新课程改革”的情景化阐释[D];浙江大学;2008年

2 邓海燕;太原市公立小学与校外英语培训机构中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陈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李小刚;高中英语专家型和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娟;电影辅助英语教学框架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雷芳;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建忠;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小娟;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毛玉娟;从文化生态视角看中国大学的英语文化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玲;新课程改革下我国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65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65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