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7:02

  本文关键词: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 教育现代化 指标体系


【摘要】: 城市教育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着城市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城市教育现代化,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城市教育现代化是城市教育随着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超越传统教育,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以达到并保持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教育不断获得现代性,实现整体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实质是教育发展问题。为合理评价、监测和引导我国城市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建立一个对城市教育现代化更具解释力和前瞻性的科学的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本研究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独特视角,运用二次现代化理论、城市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指标理论,基于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教育现代化与世界教育现代化状况的总体分析,界定了现阶段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城市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的鲜明特征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构建了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本研究力图超越单一维度或二维的常规思维模式,采取三维立体思维模式构建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从层次维度看,它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时间与程度维度看,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从教育与社会维度看,它包括教育发展背景、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发展动力、教育发展效率与质量、教育发展水平与结果五个方面;整个指标体系以“环境——保障——投入——过程——产出”为设计思路,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
【关键词】:城市 教育现代化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
【目录】:
  • 中文目录5-7
  • 英文目录7-9
  • 中文摘要9-10
  • 英文摘要10-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的缘由11-12
  • 1.2 研究的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实践意义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4 创新之处14-15
  • 1.5 关键词的界定15-17
  •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8-31
  • 2.1 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简要回顾18-19
  • 2.2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现状19-20
  • 2.3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概况20-29
  • 2.3.1 国外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概述21-24
  • 2.3.2 国内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理论研究概述24-29
  • 2.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9-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31-41
  • 3.1 现代化31-36
  • 3.1.1 现代化概念31-32
  • 3.1.2 世界现代化研究概况32-36
  • 3.2 城市现代化36-40
  • 3.2.1 城市现代化的内涵36-37
  • 3.2.2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趋势37-38
  • 3.2.3 城市现代化新的发展趋势对城市教育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38-40
  •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城市教育现代化41-60
  • 4.1 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内涵41-43
  • 4.1.1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41-42
  • 4.1.2 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内涵42-43
  • 4.2 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因素43-46
  • 4.2.1 独立性与依附性43-44
  • 4.2.2 传统性与现代性44-46
  • 4.3 城市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46-54
  • 4.3.1 城市教育现代化的背景46-47
  • 4.3.2 城市教育以和谐发展为价值追求47-49
  • 4.3.3 城市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谐发展的表现49-54
  • 4.4 城市教育现代化的现状54-58
  • 4.4.1 城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54
  • 4.4.2 当前我国城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4-58
  • 4.5 构建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必要性58-59
  •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60-76
  • 5.1 指标体系的内涵60-61
  • 5.2 当前国内外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现状61-62
  • 5.3 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62-63
  • 5.3.1 人本原则62
  • 5.3.2 时代性原则62
  • 5.3.3 导向性原则62-63
  • 5.3.4 前瞻性原则63
  • 5.3.5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63
  • 5.4 多维模式的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63-75
  • 5.4.1 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63-64
  • 5.4.2 教育与社会维度下指标体系的构建64-70
  • 5.4.3 指标体系中指标参照值的确定70-75
  • 本章小结75-76
  • 第六章 结束语76-78
  • 6.1 研究结论76-77
  • 6.2 研究局限77
  • 6.3 后续研究方向77-78
  • 参考文献78-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4-85
  • 致谢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增俊;东盟五国教育实践的基本经验与亚太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2 褚宏启;历史上英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渐进式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杜钢;战后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共性、个性与失误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4 冯增俊;亚洲“四小龙”办教兴邦的基本经验以及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5 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6 尹玉玲;京沪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与举措之比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7 钟佑洁,钟小川;法国百年教育现代化的特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姚士谋,朱英明,汤茂林,管驰明;城市现代化基本概念与指标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3期

9 刘晖;广东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1997年04期

10 张铁明;突破体制:广东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J];广东教育;200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研;广东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立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卢丹;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69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69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