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9:23

  本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立体化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方法 设计方案


【摘要】: 信息时代对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目前高校建设的教学资源并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虽然各大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由于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存在严重的重复性和形式化,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建设高校教学资源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问题。 文献研究表明,国内外关于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理论研究也不多,现有的研究仅停留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概念、组成、特征上,至今未见有对具体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本研究将从呈现形式、内容、方法三个维度设计立体化教学资源,旨在对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具体设计做初步探索。 本研究以对话理论、教育信息化资源论、后现代课程理论以及社会建构理论为指导,以立体化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设计立体化教学资源,以适应教师培养需求,促进高素质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分别从呈现形式、内容组织和方法三个维度,以纸介质资源为总引擎,通过呈现形式来体现资源的内容组织和方法,围绕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立体化教学资源的结构及其具体设计方法等方面论述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方案。本研究成果将为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与可操作性。 由于能力、时间的限制,本研究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只完成了资源的框架设计,未能深入建设与应用该资源系统,模块功能的技术实现等方面还未进行深入探讨,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立体化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方法 设计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0-05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绪论10-26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社会背景11
  • 1.1.2 教育背景11-12
  • 1.1.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12
  • 1.1.4 学科背景12-13
  • 1.1.5 技术背景13
  • 1.2 研究目标13-14
  • 1.3 主要观点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1.5 研究方法15
  • 1.6 研究思路15-16
  • 1.7 文献综述16-21
  • 1.7.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6-20
  • 1.7.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20
  • 1.7.3 文献综述小结20-21
  • 1.8 概念界定21-24
  • 1.8.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21
  • 1.8.2 立体化教学资源21-23
  • 1.8.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23-24
  • 1.9 研究意义24-26
  • 1.9.1 理论意义24-25
  • 1.9.2 实践意义25-26
  • 2 理论基础26-32
  • 2.1 对话理论26-27
  • 2.1.1 理论介绍26
  • 2.1.2 主要观点26-27
  • 2.1.3 对本研究的启示27
  • 2.2 教育信息化的资源理论27-28
  • 2.2.1 理论介绍27
  • 2.2.2 主要观点27-28
  • 2.2.3 对本研究的启示28
  • 2.3 后现代课程理论28-30
  • 2.3.1 理论介绍28
  • 2.3.2 主要观点28-29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29-30
  • 2.4 社会建构理论30-32
  • 2.4.1 理论介绍30
  • 2.4.2 主要观点30-31
  • 2.4.3 对本研究的启示31-32
  • 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相关现状分析32-39
  • 3.1 高等院校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32-34
  • 3.1.1 学科定位32-33
  • 3.1.2 课程体系33
  • 3.1.3 课程教学33
  • 3.1.4 授课教师33-34
  • 3.1.5 教学对象34
  • 3.2 国家精品课程中网络资源的现状分析34-35
  • 3.2.1 资源呈现形式多样、重复性大、缺乏实践性34
  • 3.2.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活动设计环节薄弱34-35
  • 3.2.3 资源的内容过分保护,重理论轻实践35
  • 3.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35-36
  • 3.3.1 从内容组织上看35
  • 3.3.2 从教学方法上看35-36
  • 3.3.3 小结36
  • 3.4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多媒体与网络资源现状36-37
  • 3.4.1 现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多媒体与网络资源36
  • 3.4.2 现状分析及其存在问题36-37
  • 3.5 小结与启示37-39
  • 4 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方案39-52
  • 4.1 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的指导思想39-40
  • 4.1.1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39
  • 4.1.2 突出教学设计思想39
  • 4.1.3 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39
  • 4.1.4 从整体出发,体现过程性39-40
  • 4.2 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40-41
  • 4.2.1 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40
  • 4.2.2 多维性与适应性原则40
  • 4.2.3 交互性与自主性原则40-41
  • 4.2.4 多样性与互补性原则41
  • 4.2.5 实时性与异步性原则41
  • 4.2.6 动态生成性与过程性原则41
  • 4.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的结构41-50
  • 4.3.1 纸介质资源的内容与方法的设计41-46
  • 4.3.2 PPT 课件、图形图像、视音频资源内容与方法设计46-47
  • 4.3.3 课程网站资源内容与方法的设计47-50
  • 4.4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功能50-52
  • 4.4.1 教与学的方式立体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50
  • 4.4.2 教学环境立体化,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50
  • 4.4.3 教学评价多元化,,更加客观地评价教与学50-51
  • 4.4.4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的专业发展51-52
  • 5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师与学生”内容为例52-67
  • 5.1 本案例的学习对象52
  • 5.2 本案例的教学环境52
  • 5.3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师与学生”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52-67
  • 5.3.1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师与学生”的纸介质资源52-62
  • 5.3.2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师与学生”的PPT 课件资源62-63
  • 5.3.3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课程网站资源63-67
  • 6 总结与展望67-70
  • 6.1 研究总结67-68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68
  • 6.2.1 主要创新之处68
  • 6.2.2 主要不足之处68
  • 6.3 研究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2
  • 附录72-75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75-76
  • 后记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朝文;张际平;;基于网络学习型社会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宝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高勋;《信息技术教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三华;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下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余朝文;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芸辉;《教学设计》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72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72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a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