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02:20

  本文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OLO分类评价法 教学评价 数学试题编制


【摘要】: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观察到的学习结果分成五个水平:前结构水平、单一结构水平、多元结构水平、拓展抽象水平、关联水平。如果将上述五个层次赋予不同的等级分数,那么学生对问题回答的质量就可以被量化,量化的分数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这样SOLO分类评价法就可以用来解决学生思维水平层次的问题。探究用SOLO分类评价法进行试题编制的一般方法,设计相关数学知识的测试题,并将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得出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法 教学评价 数学试题编制
【分类号】:G421
【正文快照】: 1 SOLO分类评价理论1·1 SOLO分类理论的提出SOLO分类系统是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教授(John B·B iggs)创建的一种描述智力发展的一般性框架,其基本理念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指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之间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学习概率中认知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2年04期

2 吴维宁;教育评价新概念——SOLO分类法评介[J];学科教育;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刘祥会;;基于认知理论的中学概率教学策略研究[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闫蒙钢;马旭明;;SOLO分类法在化学开放性试题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化学教育;2007年12期

3 陈徽;钱扬义;李孟彬;邓峰;;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8年10期

4 黄岳俊;;高师《中学概率统计教学与研究》课程体系建构[J];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李英杰;;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阅读能力评价上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安世皓;;Solo评价理论在历史考试改革中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1期

7 王较过;赵欢苗;;SOLO分类理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教师教育;2012年01期

8 刘祥会;;基于认知理论的中学概率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9 李林波;李振蕊;陈丽敏;范文贵;;小学生对“可能性”理解水平的调查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0年06期

10 姜科声;孔黎春;柴林丽;李丹婷;余鹏;;SOLO在显微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连国;高中生概率学习认知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国强;高中生在“统计与概率”概念学习中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海燕;6~12岁儿童对概率概念的理解[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海娟;中学化学试题绝对难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乔建淮;初中化学开放题设计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纪凤;高中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小青;西澳大利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佳欣;SOLO分层评价法的应用与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福林;小学数学新教材“统计与概率”编写与实验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惠红;中学生对概率值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雷,戴再平;进入考试的数学开放题[J];数学教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借教学评价东风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J];北京教育(高教版);1997年06期

2 牛裕琪,何平;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许元升;新课程常规教学及教学评价工作[J];青海教育;2003年11期

4 余跃忠;;浅议好课的教学评价[J];体育教学;2003年04期

5 何正平;浅析成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应若葵;;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学生评教[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1期

7 廖耘;;成人高校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浅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振华;;高校学生评教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刘亚欣;扎那;;马尔可夫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与改进[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杨学良;蔡莉;;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秋琳;;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构建雅荷塘小学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2 黄贤明;;文件夹评价法在成本核算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李冬梅;;实施教学双向评价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丁卫红;;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促进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李冬梅;吴益跟;;“教师评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王芬;王艳芳;王新一;王旭;刘衣南;;农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张文华;万坚;曾艳;熊伟章;胡淑萍;;“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刘洋;童伟;;以职业能力为基点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10 朴雪;刘家勋;吴昌明;;关于构建双发展教学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 记者 于克;我省全面开展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评价[N];吉林日报;2001年

2 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 吴爱军 查一明;正确进行教学评价[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纪孔凯;高中班级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4年

4 夏兴春;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催化剂[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江西省永新县文竹镇团结小学 周昌剑;素质教育与教学评价[N];光明日报;2002年

6 罗新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N];甘肃日报;2008年

7 王耀祖;巧用NetOp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8 徐自军邋郭江山;评优之后求深化[N];解放军报;2008年

9 海安县教育局教科室 陈萍;有效考试:教学评价的应然选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 黄小妹;教学评价的几点探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闫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蓁;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丽新;多元化教学评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新平;论构建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孟亚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春辉;运用教育评价改进中学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及振成;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艳;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D];西南大学;2006年

8 刘谢慧;协方差分析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9 赵宝珊;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孙英明;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86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86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