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郊区教研员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郊区教研员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教法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而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之师”的教研员将面临更新的挑战。笔者认为教研员应从课程指导力、再研究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等层面提升自己的素养。另外还有值得思考的问题:郊区教师教研涉及人数多、差异性大,如何提高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实际上也是提高郊区教研员素养的又一方面,也是提升当前郊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教研员必须努力求得素养的相应发展与提高,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以国外“教研员”现状概述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了解国内教研员传统工作模式,找出可以借鉴的办法,进行启发思考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特别是郊区教研员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在实践研究部分,笔者阐述了教研员需具备课程指导力的素养、再学习研究素养、教研活动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整合的素养。同时又论述了提高这些素养的途径,其中包括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反思能力的培养、教研培训活动组织形式、探索建立以郊区为本的有效教研示范区域(以松江区为例)。这样可逐步破解农村学校校本教研难的瓶颈,促进郊区教育的均衡优质化发展、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满足教师发展需要。加强郊区联动教研,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机制,不仅有利于在整个郊区营造一种浓厚的教研氛围,而且搭建了一个有利于每位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全面提升郊区教学研究质量。 在结论部分,本人通过对教育行政部门、郊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提出建议,健全教研网络、理顺郊区教研室职能,建立对教研工作督导与评估制度。建立教研员准入制和任期制,要建立引得进、留得住、送得出的教研员竞争上岗机制,保障教研员队伍的素质,逐步完善对教研员工作的评价制度。教研员本身应从增强郊区各校校长对基层学校教研的领导力、健全并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教研组建设、指导校本教研应注重研究,讲究实效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郊区 教研员 素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2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6
-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二、相关概念界定12-15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15-17
- (一) 研究内容15-16
- (二) 研究思路、方法16-17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7-26
- (一) 我国教研员教研机制历史回顾以及给我们的启示17-20
- (二) 国外有关从事教研人员的概述20-26
- 第二章 郊区教研员现状调查(上海为例)26-34
- 一、郊区教研员现状调查26-31
- (一) 郊区教研员年龄、学历培训、职称、教研等状况调查26-28
- (二) 郊区教研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情况28-31
- 二、郊区教研员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31-34
-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角色转变与所需具备的素养34-44
- 一、新课程背景下期待的教研员角色34-38
- (一) 教研员与教师是互动的学习共同体34-36
- (二) 教研员是主体意识的教学研究者36-38
- (三) 教研员是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的智囊38
- 二、新课程背景下郊区教研员的特点38-39
- 三、新课程背景下郊区教研员所需具备的素养39-44
- (一) 教研员对课程指导力的素养39-42
- (二) 教研员具备再学习研究意识的素养42-43
- (三) 教研员信息技术运用之素养43-44
- 第四章 新课程背景下郊区教研员素养提高的途径44-62
- 一、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反思能力的培养44-46
- (一) 在磨课中反思44-45
- (二) 在评课中反思45-46
- 二、教研培训活动组织策划46-56
- (一) 郊区“雁阵式”的教师培训的成长模式46-47
- (二) 郊区联动教研的探索47-51
- (三) 教研活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51
- (四) 建立以郊区为本的有效教研示范区域(以松江区为例)51-56
- 三、评价机制对教研员素养提高的思考56-62
- (一) 监督管理56-57
- (二) 评价跟进57-62
- 第五章 提高郊区教研员素养的建议62-66
- 一、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62
- 二、对郊区教师进修学院等业务部门的建议62-63
- 三、对教研员的建议63-66
- 附录1:上海市郊区教研员队伍现状调查问卷表66-71
- 附录2: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情况调查问卷71-74
- 附录3: SJ区教研室征询意见表74-76
- 主要参考文献76-78
- 后记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保前;新课程赋予教与学新的内涵[J];山东教育;2003年34期
2 陈洁;新课程 新感受——参加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有感[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年03期
3 张秀清;;学生的三种能力必须培养——谈人教版新课程应用题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14期
4 张金业;;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自觉调整教学行为[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7期
5 张仁芳;;新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5期
6 吴剑平;;新课程中教与学共同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1期
7 周进军;杨丽霞;;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初探[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覃正云;;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不等式——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分析[J];教师;2007年11期
9 全芙君;刘爱民;;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化学教育;2008年01期
10 王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向度[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新课程下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的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许吉;;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新变化[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邵海倩;;新课程继续呼唤新教育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王寿兵;;自我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靖宏伟;;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6 于大鹏;;浅议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夏淑萍;;新课程背景下的“大化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贺卫彬;;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浅谈创新课程中的学法指导[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陈淮畴;;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略探究[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万长江;;新课程教改中对考试命题的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余文森;在新课程中重新修炼[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织金县第八中学 陈洁;生物新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N];毕节日报;2010年
3 新泰市第二中学 张烈军;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学知报;2010年
4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 罗国彬;新课程下怎样评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浙江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朱建人;实施新课程 教师缺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文久江;将新课程培训进行到“底”[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武穴市花桥中心学校校长 周寿山;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素质[N];黄冈日报;2006年
8 刘肖;新课程是一种共建的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特邀嘉宾: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蒋敦杰 ■采访人:本报记者于建坤;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罗静;新课程:先培训,后上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智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蒋永贵;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新课程背景下郊区教研员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杜静;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房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佑生;在新课程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自主成长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丽;新课程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红彦;从NJEC的使用看初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章文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管理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凡;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爱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郊区教研员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6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