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基于范希尔理论的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5-10 05:39
  随着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生的几何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加强对学生几何能力的培养。几何知识抽象复杂,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已经成为一线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西方对几何教学的研究众多,而范希尔理论是普遍认可的几何教学理论之一。范希尔夫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几何思维呈现出五种水平,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几何学习情况,提出了五个教学阶段。本文以范希尔理论为指导,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发现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几何”“几何思维水平”“几何教学阶段”等概念进行阐述。然后通过数学测试法,采用Usiskin编制的“中学生几何思维认知水平测试问卷”进行测试。根据所回收上来的测试卷,对八年级学生现有的几何思维水平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出进行教学实践的班级以及对照班级。结合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及范希尔理论的五个教学阶段:即“学前咨询、引导定向、阐明、自由定向、整合”,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设计了两个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几何教学实验研究。为了验证范希尔理论对学...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数学测试法
        1.3.3 实验研究法
        1.3.4 统计分析
    1.4 研究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几何思维
        2.1.2 几何思维水平
        2.1.3 几何教学阶段
    2.2 理论基础
        2.2.1 范希尔理论的来源
        2.2.2 几何思维水平
        2.2.3 几何教学阶段理论
        2.2.4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的特点
    2.3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4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2.5 综述小结
第3章 对八年级几何思维水平的测试
    3.1 测试目的
    3.2 测试对象
    3.3 测试工具
    3.4 测试过程
    3.5 测试卷的整理
    3.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7 测试结果的分析
第4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设计
    4.1 设计依据
        4.1.1 教材内容分析
        4.1.2 学情分析
    4.2 教学设计
        4.2.1 范希尔理论与全等三角形判定(SAS)教学的结合
        4.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1 课时)
        4.2.3 范希尔理论与全等三角形判定(HL)教学的结合
        4.2.4 特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5章 教学设计的实践效果
    5.1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5.2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5.3 测试卷的实施情况分析
        5.3.1 测试卷的效度分析
        5.3.2 测试卷的信度分析
        5.3.3 整体测试的情况
        5.3.4 错题分析
    5.4 教学实践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不足以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于几何教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范希尔几何水平测试题
附录二 全等三角形判定测试卷



本文编号:3178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178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