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03:22
  生成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是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这无疑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生成性教学模式逐渐进入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视线,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引领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生成性教学理念为“三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纳者。固有的授课模式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产生的其他效能,且并未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确需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生处于人生中重要的过渡阶段,期间的心理成长尤为重要。他们不再轻信权威、喜欢理性思考、热衷于钻研理论问题,心理发展逐渐趋向成熟,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地自我成长和完善人格。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互相了解的契机,开放式的、互动的教学模式更容易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信任,形成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我-你”型师生关系。基于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况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
    一、生成性学习理论
    二、生成性教学理论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应用基础
    一、新时期高中生的心理状态
        (一)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及社会性发展
    二、新环境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
        (二)学生
        (三)师生关系
    三、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客观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评价
第三章 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的课程设置确保生成
    二、合理的教学设计引领生成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二)合理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三)传统的教学设计对历史课堂的影响
        (四)合理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引领生成
    三、丰富的课程资源主导生成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含义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特征
        (三)历史课程资源主导生成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促成生成
        (一)传统讲授法
        (二)自主教学法
        (三)问题教学法
        (四)文献教学法
        (五)情境教学法
    五、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巩固生成
第四章 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教学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成性教学:从方法的惑到方法论的澄清[J]. 靳玉乐,朱文辉.  教育科学. 2013(01)
[2]课堂教学改革中预设与生成[J]. 叶澜.  基础教育论坛. 2012(30)
[3]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J]. 马玉琪.  上海教育科研. 2012(10)
[4]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究[J]. 陈妙岳.  文教资料. 2012(24)
[5]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哲学的构建与价值[J]. 程良宏.  全球教育展望. 2012(08)
[6]生成性教学:特征与价值[J]. 马秀春.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8)
[7]生成性教学的兴起、失范与规范[J]. 张俊列.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6)
[8]中学历史生成性教学体系的设计研究[J]. 王小灵.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20)
[9]生成性教学及其实践诉求[J]. 冯喜英.  教育导刊. 2010(07)
[10]生成性思维视域中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研究[J]. 陈丽华.  教师教育研究. 2010(01)

博士论文
[1]数学教学生成研究[D]. 李祎.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高中历史课生成教学研究[D]. 林小改.扬州大学 2013
[2]历史有效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研究[D]. 胡亮.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中学历史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郑巧灵.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历史生成教学研究[D]. 钱丽华.福建师范大学 2009
[5]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 程良宏.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论生成性教学[D]. 郑艺红.福建师范大学 2008
[7]生成性教学研究[D]. 马秀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8]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 刘玉昕.东北师范大学 2006
[9]中学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王玫.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0]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 陈秀玲.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95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195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