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以延吉市初中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6 11:32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为主要目标。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难以落实、课堂教学方法运用不当,造成教师教学低效或者无效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及发展的瓶颈。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一教育政策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纳入其中。因此,研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延吉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揭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尝试找出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对延吉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本文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平均分为3.660,总体水平较好,65%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有效教学理论
2.2 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2.3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第三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现状研究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3.2 延吉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现状分析
3.3 影响因素各维度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相关统计结果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讨论
4.1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总体及各维度分析
4.2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4.3 自我反思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4.4 同伴互助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4.5 专家引领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4.6 自我发展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 王鉴,申群英. 教育科学研究. 2008(10)
[2]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行为的思考[J]. 李鑫祥. 中国科技信息. 2007(22)
[3]国外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综述[J]. 唐松林.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4)
[4]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 宋秋前. 教育发展研究. 2007(01)
[5]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 李瑛. 巢湖学院学报. 2006(05)
[6]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成绩、问题与反思(上)[J]. 余文森.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3)
[7]关于中美两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比较[J]. 薛国凤. 比较教育研究. 2004(07)
[8]课堂教学的“六让”——浅谈新课程下教师应持的课堂教学行为[J]. 洪忠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11)
[9]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 朱玉东. 教育科学研究. 2003(11)
[10]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 傅树京.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06)
博士论文
[1]有效教学研究[D]. 姚利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 孙亚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D]. 黄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庆红.首都师范大学 2009
[3]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 杜荣建.南京师范大学 2008
[4]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 杨纯.四川师范大学 2008
[5]课堂教学行为偏差探究[D]. 庄绪静.山东师范大学 2008
[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研究[D]. 曾蓓蓓.上海师范大学 2008
[7]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 丁舒.南京师范大学 2007
[8]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 徐敢良.华中师范大学 2007
[9]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教师评价模式行动研究[D]. 毛移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分析[D]. 杨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6307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有效教学理论
2.2 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2.3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第三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现状研究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3.2 延吉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现状分析
3.3 影响因素各维度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相关统计结果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讨论
4.1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总体及各维度分析
4.2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4.3 自我反思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4.4 同伴互助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4.5 专家引领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4.6 自我发展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 王鉴,申群英. 教育科学研究. 2008(10)
[2]关于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行为的思考[J]. 李鑫祥. 中国科技信息. 2007(22)
[3]国外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综述[J]. 唐松林.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4)
[4]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 宋秋前. 教育发展研究. 2007(01)
[5]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 李瑛. 巢湖学院学报. 2006(05)
[6]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成绩、问题与反思(上)[J]. 余文森.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3)
[7]关于中美两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比较[J]. 薛国凤. 比较教育研究. 2004(07)
[8]课堂教学的“六让”——浅谈新课程下教师应持的课堂教学行为[J]. 洪忠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11)
[9]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 朱玉东. 教育科学研究. 2003(11)
[10]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 傅树京.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06)
博士论文
[1]有效教学研究[D]. 姚利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 孙亚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D]. 黄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庆红.首都师范大学 2009
[3]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 杜荣建.南京师范大学 2008
[4]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 杨纯.四川师范大学 2008
[5]课堂教学行为偏差探究[D]. 庄绪静.山东师范大学 2008
[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研究[D]. 曾蓓蓓.上海师范大学 2008
[7]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 丁舒.南京师范大学 2007
[8]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 徐敢良.华中师范大学 2007
[9]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教师评价模式行动研究[D]. 毛移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分析[D]. 杨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6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206307.html